第2版:文学评论

闲笔中的“气场”

□谢 冕

北京是一座大城,地铁立交穿越在红墙与摩天楼之间,无尽的喧闹的缝隙里,偶尔也嵌入若干僻静的场所,这些场所,除了置身高楼丛中那些盆景似的公园,便是类似公园的那些浓荫覆盖的大学校园了。说北京有一个大的“学术气场”,此话不假。我揣摩,这些气场的核心应该是在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宛若一块块磁铁,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向往者,他们在这里汇聚,汇聚碰撞出火花,从而构成了这座大城急匆匆的喧腾之外的静谧的风景——人们注意到,这就是所谓的北京的“学术气场”了。

上面的这番话,是由王泉根新著引起的,他的书中就有《北京的“学术气场”》,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围绕着这个“场”展开。他写京城里各式各样的学术研讨会、写“黑五月”里一场又一场的论文答辩会、写教授们优雅的或杂乱的客厅、写忙碌的刊物编辑部,以及写茶聚、写书市,写文人们的温情的或随意的往来。他展示的是那些有异于官场、商场、或游艺场的别样的风景,篇页间散发着浅浅淡淡的书香墨韵。因为同是学界中人,活动的内容和场所大抵相近,王泉根所展示的这些场景都是我所熟悉的、所经历的,因此也是感到格外亲切的。王泉根就用这些笔墨来传达他对北京这一“气场”的深深的情感。他说:气场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彼此激发、辩驳、切磋、对话、守望的平台与场景。它会让你想起你就是其中一分子,时刻提醒着你的身份与担当。

王泉根写的不仅是我所经历的,更是我所想说的。我读他的文章,就像是在校园的某一间客厅、某一座茶室、某一场饭局上所感受到的,也许这些就是我在燕园的林荫道旁偶遇老友,倚车晤谈而忘归的一个情景。王泉根写过许多书,有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有关于中国姓氏研究的,也有关于文学艺术的论说的,那些著述都凝聚着作为学者的专业性,体现他精深的学养,这本书与之相通,尽管他标明是散文随笔,但我却在这些原本长于抒情的文体中,依然看到了作为学者对于事物的观察与省思的特点。

王泉根为这些文章融进了许多议论和辨析,在感性中融进了理性的成分。这造成了他文章的特殊魅力。他的这些观察与思考,总围绕着读书、写书、评书以及与书斋、课堂、讲席相关的场面而展开,言说总与文人生平逸事息息相关。这是文集中最耐人欣赏与回味的部分。尽管他的抒情文字,如“曹娥江的回忆”中的那些文字,也都饱含着温情与暖意,但相较而言,我似乎更喜欢他的这些与他现今的工作环境紧密联系的随笔,从隐秘的愿望说,特别看重他的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书斋趣味”,那些书面的和口头的逸闻趣事,那些咖啡厅和茶座上香气氤氲中的奇思异想,阅读在此时成了一场欢愉的精神盛宴。

王泉根以他所生活、工作的校园为核心,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是他亲身闻见,有的是他阅读心得,有的则是场内场外的闲谈偶拾,纵横交错,终成美文。总体而言,一般都是围绕着一个“文”字而展开,这是他与众不同之处。他写了许多学界前辈的印象记,有的是他直接接触,是第一手印象,有的则是间接获得。他写过许多前辈学人:冯友兰、郑逸梅、钱锺书、季羡林、王瑶、陈伯吹、吴宓等等,其中尤以写吴宓先生的居多,就我读到的至少已有五六篇,可见他对吴先生的景仰之情。

王泉根的随笔,传达的不仅是情感,更有一种与学问相关的理念。推崇吴宓即是一例。他有感于今日学界与往哲之间的差距,引前人以为今人之鉴,这是他的用意所在。在论述中,他无意间发挥了他治学研究的习惯,综合归纳吴先生治学的若干特点,由此指明不同学者在“会通与专业”、“志业与职业”、“有我与无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他在标举吴宓治学的“有我”境界之后,历数当下一些学者治学“无我”的弊端,指出:“无我是一种自卑与失落。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言说不敢负责,因而无我者的笔下往往貌似惊人,实质满纸虚空:或堆砌术语,新名词新概念轰炸,借以张目(其实连他自己也没搞懂);或拉出几位洋人,罗列若干伪注,借以唬人……”他总是有所为而发。

由此可以看出王泉根的为文之道,他不事空谈,往往在看似碎笔闲墨中遥有所指,必以针砭时弊为旨归。他关心的是文脉的传承与发扬,或以古喻今,或发微杜渐,总是让人在轻松随意的谈论中,感受到为学、为文、为人的道理。当然,因为他“重理”,难免“轻情”,除了那些抒写曹娥江以及父亲等文字外,大抵也还是偏重学术和教育的凝重的话题。那些熟悉的会场和课堂,那些熟悉的热烈的、冷静的、甚至是尖锐的交谈和驳难,还有那些香气氤氲的咖啡座,觥筹交加的诗酒酣畅,那些岁月中的聚会,那些无所不在的充满自由精神的宽广的“气场”,总是这般地令人难忘和神往。

2018-01-15 □谢 冕 1 1 文艺报 content2317.html 1 闲笔中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