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首届中国非虚构博士论坛举行

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 1月13日,由《作家文摘》报社、华西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非虚构博士论坛在江苏华西村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出席并讲话。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关注非虚构写作的博士们参加论坛。

何建明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批批以反映现实巨变和时代新貌著称的写实类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类作品通常被称为“报告文学”,有时则被称为“非虚构”、“纪实文学”等。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交叉,又各有侧重,需要进行理论上的辨析。这些年来,与蓬勃发展的写实类文学创作相比,理论批评方面显得滞后。举办此次博士论坛,希望年轻的学者、评论家们能够围绕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的关系、真实与虚构的边界、非虚构作品的审美建构等问题进行研讨,探索关于非虚构的研究方法和批评范式。希望有更多的评论家关注写实类作品,对重要作家进行个案研究。在研究时,既要对文本进行细读,还要深入地与创作者进行对话、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同时关注作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对优秀作家作品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丁晓原、沈文慧、马娜、刘大先、丛治辰、郭志云、刘浏、顾超、黄菲蒂、刘叶郁、邓晓雨等与会者谈到,追求真实是非虚构写作最重要的特征。为了写出真实,作家要走出书斋,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地进行采访,强调亲历性和直击性。文学所追求的真实,不是个人化的琐碎的真实,而是在总体视野观照下的真实,要反映出个人经验与时代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讨论真实,还必须把握它与虚构之间的边界。在新闻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非虚构写作只有在内容的真实性、思想的穿透力、作品的艺术性等方面下苦功,才能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

当博士们就非虚构写作进行热烈讨论时,在另一个会场,《作家文摘》2017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评选活动同时进行。最终,《耿飚回忆录》、毕飞宇的《小说课》、许渊冲的《梦与真——许渊冲自述》、赵絪的《孤灯下的记忆》、阿诺德·C·布拉克曼的《另一个纽伦堡:东京审判未曾述说的故事》、余戈的《1944:龙陵会战》、郦波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何建明的《那山,那水》、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的《战争的余烬: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灭亡及美国对越南的干预》、刘强东的《我的创业史》等10部作品被评选为《作家文摘》2017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

2018-01-24 1 1 文艺报 content2482.html 1 首届中国非虚构博士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