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世纪美术

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梅体漫字

□周欣展

自2011年以来,梅国云创作了200多幅被称作笔外意象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经过重构的单独或复合的汉字。例如用放大的“车”字作形旁和“者”字构成一个新“堵”字,等等。这些单独或复合的汉字经过巧妙的构思已不同于一般的形态,但显然还只是字而不是画。

第二类是由单独或复合的汉字构成的物象图案。例如,“空”字像一佛徒打坐之形;“国足”二字像一足球之形;“霾”字的上边形旁“雨”字用浓墨涂写,占据了纸面大半部分,像满天雾霾之形,等等。这些作品虽然融入了明显的绘画因素,但仍以汉字为主要表意单位,没有脱离以字表意的轨迹。因此,即使是有着明显画意的第二类作品,也难以归属于一般的绘画艺术。

同样,梅国云的这些作品虽是汉字的书写却又不是书法。因为作者已明言、作品也可证这些作品的动机或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汉字笔画间架的精妙,并不在于追求汉字自身的审美价值。故而一些评论者视之为在书法之外另辟蹊径。借用一句俗话来说,梅国云的这些作品与书法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就两者的根本属性而言,如果说书法是把汉字的书写审美化,属于写字的艺术,那么,梅国云的作品就是把汉字的建构审美化,属于造字的艺术。

梅国云的第一类作品是经过改造的单独或复合的汉字,自然是以字造字,而第二类合汉字与物象于一体的作品虽有明确具体的物象,但都是简单的图形,同时,它们不是由工笔或写意的绘画造型构成的,而是由汉字符号和少数非汉字的表形符号(如人形符号、船形符号、路形符号等等)组合而成的,并都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回顾一下人类创造文字的历史可知,这样一种由多种表形符号构成的表意画面与人类最初的图画文字(文字创造的第一个阶段)具有相同的方式,所以仍然可以归属于造字的范畴。

文字——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语素文字——都只是记录语言的普通符号,并不是艺术作品。所以,要使汉字造字成为艺术,还需要创造性的审美转换。而汉字造字的审美转换之秘密,从语言学、符号美学的维度来看,就在于要利用汉字形与义相结合的特点,使得一般的汉字符号再次符号化,即把原有的形与义合成一体作为新能指,再去合乎逻辑地指称其外在的意义(新所指),这样的汉字就成了二重的符号,既保存了原有的字内之形义,又融入了新颖的字外之意蕴。这样就突破了汉字与语言的任意对应关系(汉字也可以用于记录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等),而与字形之外的大千世界必然地联系起来,为观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的空间,从而实现了汉字造字的审美转换。

简而言之,造字上的审美转换就是要利用汉字形与义相结合的特征,将字形与自然、社会逻辑同构的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得这些新形态的汉字,不仅代表了原来相应的词语,而且又和这些词语一道反映出笔墨之外的人生世相,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如梅国云的《回家》,其中“回”字被改写为一大一小相扣的双环,形如摩托车的后车轮部分,同时,“家”字经改造后上半边形如车把,下半边形如前车轮,这样的“回家”二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辆很多农民工春节回家所骑的摩托车。因此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字形字义,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亿万民众一起回家过年团聚的传统习俗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

由此可知,梅国云的这些作品炫的不是书法的笔墨技巧,也不是绘画的造型能力,而是艺术性地建构汉字(造字)的想象力、创造力。造字的审美转换才是梅国云作品的目的和魅力之所在。至于书法之精妙、绘画之传神,那是书法家和画家的事,对梅国云而言倒是无足轻重的了(当然,一定的书法绘画技巧有助于体现其以字造字以字作画的巧妙构思)。

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原是苏轼、黄庭坚为宋诗的创新而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其含义简而言之就是把陈旧转化为新颖,把通俗提升为高雅。梅国云在汉字造字的审美转换上也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以故为新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梅国云在再造汉字时灵活运用了汉字造字的古老方法,使之成为了艺术创造的手段。例如,他的标志性作品《双福》就是再造了一个以原有的形旁居中、以原有的声旁分列其左右的新形声字。再如,“时”字本是一个简化的形声字,但梅国云将声旁“寸”字化为一人形而紧拉“日”字,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会意字。这样的造字方法虽然古老,但能够为作者施展才华提供最佳方式,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审美性汉字。

以俗为雅的一个典型表现则在于,梅国云在民俗字的形式中融入了巧妙的构思、健康的情趣和严肃的思想,拓宽和深化了民俗字的艺术对象和艺术表现力,从而使之获得新的审美升华(这也是以故为新的反映)。例如,梅国云以象形方法把繁体“書”字的所有横画拉长排齐,形如层层阶梯,隐喻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意义。再如,他把“旧”字和“旦”字并列,其中的“日”字都画成圆形,从左向右看,意味着旧日一转动,就变成了新日子;而从右边向左看,意味着今日一转动就变成了旧日子,巧妙地体现了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富有理趣。

鉴于前述对梅国云作品的艺术属性和创作特征的分析,并参照上世纪20年代称呼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漫画为子恺漫画的艺术史先例,我们或许可用“梅体漫字”这四个字为梅国云的作品命名。以“漫字”为中心语,可以反映梅国云的作品既非书法也非绘画而是一种汉字造字艺术类型的根本属性,以“漫”字来修饰“字”,则可以反映这种造字艺术在构形上的表现方法及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漫画最为相近相通的审美特征。至于以“梅体”来限定“漫字”,自然是因为这些作品体现了梅国云的个人原创性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意味着其他人也同样可以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漫字来。

2018-02-14 □周欣展 1 1 文艺报 content2979.html 1 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梅体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