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世纪美术

至善至美——读《子恺遗墨》札记

□陈丹晨

最后的吻

贫女如花只镜知

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

今年初春,天气乍暖又冷,雾霾阴翳,不免使人惆怅且感压抑。就在此时,收到赵柱家君主编的《子恺遗墨》,看到丰子恺老人的画作,像清风拂面变得温熙和畅起来。那是怎样的一种艺术魅力啊!丹青之灵动,笔墨之玄妙,让人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天空高远,湛蓝,清明之色涤人肺腑,温馨之情暖人心怀;焦躁暴戾的会平静下来,邪恶者自惭形秽,逞强斗狠的也许会放下手中的刀剑,只要他的良知未泯,就会内省净化自己的心灵。

丰老的画和文都早已有了定评。他的画中有诗情,文中有画意,诗画浑成一体;他的画如书法,挥毫中显现了与众不同的气韵。

他学西洋画又自创一画格,如俞平伯老所说的“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子恺遗墨》第103页)最可贵的是,丰老的画里弥漫着浓浓的爱的情意,那是对人类对儿童对女人的爱,是博大的悲天悯人之情。

他从最平凡最常见俯拾皆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艺术的灵感,描画了令人难忘的画面,他谓之“世相”。夏丏尊说:“……不能把日常生活咀嚼玩味的,都是与艺术无缘的人……只要对于日常生活有观照玩味的能力,无论如何都能有权去享受艺术之神的恩宠。否则虽自号诗人画家,仍是俗物。”(同前第101页)丰老就在这些浓郁的生活气息中描写多姿多彩的世俗众生相,展示了丰老纯净亲和、至善慈悲的胸怀,对这些世相淳朴的挚爱和情趣。人们欣赏这些作品时自然会兴起会心的微笑和领悟。

就以《子恺遗墨》所收的《宇宙风》插图原稿13幅为例,有好几幅是写儿童的,正是当年丰老曾经着力关注的题材。他也是最早以儿童画蜚声文坛的。那幅《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先后画过至少两次。早先画的是黑白,一位年轻女老师捧着书正回答女童的提问,神态温和;提问的女童指着脚下青草,茫然好奇,憨态可掬。后又画了彩色的,提问的是男女两个幼童兴致勃勃。不同的是前一幅女老师左手搁在树干上面对观众,后一幅则背着手背对观众。画面上垂柳青草似乎一片浓绿,如以色泽而论,显然后者鲜明。但表现童趣却异曲同工。

书中另收《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瞻瞻底车,脚踏车》等,画了阿宝正热诚专注地为凳子四只脚穿上四只鞋,瞻瞻把两柄大蒲扇子当脚踏车轮子骑行,一副怡然喜悦之情令人忍俊不禁,显现了儿童模仿大人的生活习俗所做的创造和智慧。这些很容易被常人视为幼稚、“傻”、“淘气”、烦人的动作和质疑,却温暖了丰老的心,被他发现,受他青睐。因为他看到了儿童的天性就是在不断质疑和创造性活动中成长的。他看到“儿童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同前第93页)他感受到他们的率真、知性、好奇、想象,正是人生的根本、人类的本性得到了自由体现;这样美好而纯真的世界仿佛只存在于儿童时期,使他格外珍惜和喜爱。如他说:“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同前第89页 )他“在这群真率的儿童生活中梦见了自己过去的幸福,觅得了自己已失的童心”。(同前第56页)他获得的“感兴”也就成了他描写、创作的源泉。

丰老作品中,相当多的是展现这样的童心稚趣,这样的世俗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人们日常熟视无睹不以为可以入诗入画的生活素材,却被他赋予浓郁的诗情、动人的美感,以及美好鲜活的人性溢满了画作。

那幅《星期六之夜》,爸爸下班有了难得的余暇,他蹲着,张开双臂急切地迎向小女儿作拥抱之势,那个小儿子正在他背上又搂又爬。那样无拘无束的喜盈盈的天伦之乐、亲情之爱足以让一个男人忘记身体的疲劳、世事的烦恼!这是命运对他的恩赐,更是画家对于人的善良率真本性的诗化和赞颂。《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同样流泻着单纯欢乐的母子之情,比起那些表现母子情的古典画作显得更真切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那幅《贫女如花只镜知》也是丰老描写女子作品中的代表作。水缸、炉灶、破墙、柴禾、补丁……无不衬托出家贫如洗的艰难困境,那位少女照着镜子顾影自怜,饱含着画家多少心酸和热忱,寓示她应该有更好的命运。至于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更是他的名作。画面上空无一人,两把藤椅,一张小方桌,上有一壶酒(茶),三四个杯子,廊柱直立于旁,廊外一弯新月如钩,是意兴阑珊?是天下无不散之欢聚?是喧闹后的宁静寂寥?那样的诗的意境,令人可以引起丰富的遐思和美感。

丰老用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墨,简繁点染,写意造型,几乎像是随意勾画成一幅幅活生生的人间世相。这里没有高大上的主旋律,没有居高临下的虚假说教,不求功利实用,只是给予人们以美的欣赏和纯净心灵的洗礼。他并不是不知道成人世界并不美好,常常失去了人的本性,变得复杂、虚伪、险恶和卑怯,他正是借此衬托,“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同前第89页)丰老的画作无论对于自然山水风光,还是社会生活经常充满着质疑和焦虑,显现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和追问。现在有人竟然认为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不敢相信这样的话出自于一个科学家之口。质疑中世纪神权专制统治,才有了以人为本,解放人性,张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时期。牛顿对某个自然现象的质疑,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质疑清皇朝专制统治才有了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在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无数的事实都足以证明,人类都是从质疑现存的事物或秩序开始了创造的第一步,才没有变成无所作为的爬行动物。正如丰老指出的:“假如人类没有这种孩子们的空想的欲望……恐怕人类到今日还在茹毛饮血呢。”(同前第59页)可见丰老的创作是对世界非常自觉的认识,比起现在的某些权威科学家学者都要进步睿智。丰老的画描写的童心、世相,体现的人性、人道主义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为人们欣赏、理解、汲取美好的营养,感受到精神的升华和人性的复甦。又恰恰是今天社会极为缺少稀罕的:还有丰子恺那样的画家作家吗?还有丰子恺的画中那样洁白无瑕的童心稚趣吗?

当我看到这册《子恺遗墨》时,很惊讶地请教过本书的主编赵柱家君:这13幅丰子恺老人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为《宇宙风》杂志创作的插图原稿,距今已有七八十年,如今是怎么发现的。承柱家君告知:这些原稿原存《宇宙风》主编林语堂处,后由他的后人为了支持台湾的文学活动无偿捐赠。再以后又流入大陆才有今日与读者见面的机会。想到丰老生前既为文坛普遍敬重,却又不断遭受曲解和打击。记得1962年上海市文代会,还是有人动员丰老代表美术界发言的。丰老不过是希望文艺创作就像一个大花园,按照各种花树的特征和个性,即使小花、无名花也都让它自然生长开放;不能把各种花树与冬青同等看待,用一把大剪刀把它们剪得一刀齐……冬青树会说话,也会抗议的。这样正确无误、通情达理的讲话以及同时期写的散文《阿咪》后来都被打成毒草批判。到了“文革”时,这位与人为善、护生戒杀、蔼然可亲、菩萨心肠的文坛大家竟然受尽非人的凌辱,画稿文稿大量毁失。但是丰老自己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却“处之泰然”(同前第136页),只要有可能仍还继续作画作文。这一切让我们真正见识到了文明与野蛮的分野,也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保护好一位国宝级的文化大家而愧疚!

《子恺遗墨》除了收有13幅原稿还编选了丰子恺其他画作28幅,以及他的有关绘画论述,其他好友、老作家们的评述文章,都是十分重要的高见卓识,可谓图文并茂。无论印刷纸张配图,都是十分精良。正好借此纪念丰子恺老人的卓越的文化贡献。我也对本书主编赵柱家君的艰辛劳动致以诚挚的感谢!

2018-07-16 □陈丹晨 1 1 文艺报 content25597.html 1 至善至美——读《子恺遗墨》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