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世纪美术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

M91墓出土玉器

彩陶壶

红陶鬶

M152墓出土陶器

7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局、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亮相国博。此次展览为期两个月,共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的山东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20公里处,南距著名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址——城子崖约5公里。其遗存主要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年代距今约5300至4600年,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焦家大汶口文化遗存不但有夯土城墙、护城壕沟、大型聚落居址等设施,更有大批高等级墓葬和多姿多彩的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彩陶、彩绘陶、玉礼器、玉饰品等,在埋葬制度上形成了十分稳定的礼仪制度和文明化标志。这些与早期礼仪制度相关的丰富遗存证据,为深入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礼仪、宗教、思想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山东传统上被中原地区称为东方,“礼出东方”的展览名称即来源于此。

为全方位展现焦家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此次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横空出世”展示了焦家遗址的发现和基本概况;“王者之城”再现了遗址从大型聚落到中心城邑的演变历程;“礼制先河”重点表现墓葬中折射出的社会分化、等级差别和礼仪制度;“工艺流变”旨在展示焦家先民高超的制陶、治玉工艺发展。同时,此次展览是这些国宝首次以全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物证,传达着神秘悠远、独具魅力的文化信息,观众可以从中追溯远古历史、品味悠久文明。

焦家遗址共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墓葬,墓葬体量、棺椁葬具的形制、随葬品高低多寡等现象,已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以大型墓为代表,礼仪制度初见端倪,大墓棺椁齐全,随葬品陶器和玉器并重,用重椁一棺、一椁一棺等形式来彰显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大墓主人多陪葬玉刀、玉斧等重器来象征生前拥有的权力,玉镯、玉指环、玉坠饰、玉环等用于装饰人身,随葬陶器和玉器的位置固定,成套陪葬,形成严格的组合关系。大墓附近有集中分布的祭祀坑,堆满打碎的陶器或埋葬整狗、猪、鹰等。被称为“五千年前山东大汉”的部族首领大墓M184此次也亮相展览现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大墓。墓主人身躯和随葬的礼器全部经过复原,采用等比例原状陈列的方式展示当时的礼仪形式。男性墓主身高经实测达1.9米,墓口长3.8米、宽2.1米,一棺一椁,内外相套。棺椁之间和人身上放置18件随葬品,包括陶器10件、玉器4件、龟甲器4件。其中一件玉钺长达18厘米,表面有大片的朱砂痕迹,是焦家遗址目前所见最大的玉钺。由此可见,山东人不仅如今通常给人以“人高马大”的印象,其身形在五千年前就已如此高大。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距今5300年前,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焦家遗址地处黄河下游,居于文明起源核心地域之中,对它的深入发掘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形成与发展特征。

2018-07-16 1 1 文艺报 content25612.html 1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