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院

英语新经典

《光年》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故事》

《约翰·契佛全集》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詹姆斯·索特 推荐人:孔亚雷

作家简介:詹姆斯·索特,美国著名小说家,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最被忽略的大师”,曾获得“巴黎评论终身成就奖”、福克纳短篇小说奖、马拉默德短篇奖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光年》《游戏与消遣》《这一切》和短篇小说集《暮色》等。《光年》已于2108年由理想国推出中文版。他其余重要作品的中文版也将陆续推出。

推荐理由: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光年》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经典”,它用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电影分镜头般的碎片式结构,描述了爱、婚姻、友谊的美妙与脆弱,2000年再版后引起了一股“詹姆斯·索特风潮”,不仅被收入“企鹅经典文库”,而且影响了包括裘帕·拉希莉等在内的许多新一代著名作家。《游戏与消遣》则围绕着一个在巴黎游荡的美国年轻人与一位法国少妇的韵事而徐徐展开,被称为文学史上最好的情色作品之一。

《这一切》出版于2013年索特88岁高龄时,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它用既散漫而放松,但同时又极其精准而深邃的笔调,勾勒出一位“二战”退伍军人成为一个文学编辑后的人生故事。美国著名小说家理查特·福特将它列为自己的年度最佳小说,并评述说,“我已经多年没有读到过像这样的小说,让你看着看着会忍不住站起来,在房间里四处走走,然后再继续看,因为你的心好像被揪住了,你想哭,你觉得呼吸不畅。”

跟雷蒙德·卡佛一样,索特的短篇小说数量虽然不多,大概不超过50篇,但几乎每一篇都是杰作。跟海明威和卡佛一样,他影响了许多新一代的年轻作家,他不仅将极简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对短篇小说这种古老文体有新的开拓和创新:奇特的离题和插叙,极致的画面感,神秘而自然的场景切换。正如评论家所说,“在文学上,索特似乎敢于也能够做任何事”。

科伦·麦凯恩 推荐人:晏向阳

作家简介:1965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受其当记者的父亲的影响,自小立志成为一名记者,高中毕业后进入都柏林理工学院攻读新闻学专业,后成为《爱尔兰新闻》的记者。1986年,麦凯恩为小说创作来到美国。1988年至1991年,他旅居得克萨斯州,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与妻子结婚后曾到日本教授英语。回到美国后他定居纽约,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同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在《纽约客》《时尚先生》《巴黎评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作品,到目前已经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和三本短篇集。这些作品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并赢得了多个国际奖项。2009年出版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赢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译本后又获得了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0)微山湖奖,还有2011年的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这本书从而成为他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99读书人”近几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的短篇小说集《黑河钓事》,长篇小说《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歌犬》《佐利姑娘》《舞者》《飞越大西洋》《隧道尽头的光明》以及散文集《给青年作家的信》。虽然几乎囊括了他所有的作品,但目前麦凯恩还未得到中国评论界的更多重视。

推荐理由:麦凯恩的职业生涯还处于明显的上升期。他最初的《黑河钓事》是早年刚移居美国时的生活记录,明显带有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农业国家来到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艰难地在文化冲突和经济窘迫的黑暗中探寻生活光明的行者的特色。多年后,麦凯恩以丰富的旅行经历积累的国际主义视野成长为一个“诗意的现实主义者”。他描绘“9·11”历史景观的代表作《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让美国人也不由得为之叹服。

马克·斯特兰德推荐人:张阅

作家简介:马克·斯特兰德,生于加拿大的美国桂冠诗人、翻译、散文家、艺术评论家,所获奖项包括华莱士·史蒂文斯奖、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一个人的暴风雪》)、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诗歌金奖等。先后在爱荷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任教,2005年起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直到去世。出版《移动的理由》《我们生活的故事》《绵绵不绝的生命》,以及分成55个部分的长诗《黑暗的海港》等20多部诗集,以及大量散文集。之前国内对这位重要诗人的译介,只有《张枣译诗》里的5首。2018年,浦睿文化首次推出《我们生活的故事》,收入包括这部诗集在内的他前半生6部重要诗集,全本书店也在今年推出了《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这部斯特兰德散文作品。

推荐理由:斯特兰德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是美国最重要的当代诗人之一,直到今年我国才开始系统介绍他。从他30岁时出版的诗集处女作《睁着一只眼睛睡觉》即可看出他已然成熟的创作风格,语言平实、具体又睿智,由一点一物开始发散,像老者那样看透诸事,成熟稳健,无物不可入诗,眼界宽广。他的诗克制优雅,哀而不伤,常常会追溯到童年的田园、小船、树林等自然风物,也可能从生活日常元素发散出某些画面,甚至发散出富有想象力的超现实场景,有些还具有一定叙事性。当他的诗从自我出发,则不限于自我,打破自我与世界、内在与外在的边缘,诗向更深更远处自然生发。他不拘泥于语言形式,常常不用韵脚和格律,跟随语言和沉思,抵达不可预知的神秘之境,而不是重现某种已知经验,他所获取的陌生、惊奇之体验,最终会传达到读者那里,令读者眼中的日常变得不再一样。

约翰·契佛推荐人:叶紫

作家简介:约翰·契佛,美国小说家,曾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等。其一生著作颇丰,尤以短篇小说见长,自选集《约翰·契佛短篇小说集》于1977年出版,好评如潮。主要长篇小说包括《猎鹰者监狱》《华普肖一家》《弹丸山庄》等。其作品已被收入“美国文库”。眼下,在国内契佛的作品少见于市面,新译稀少,逐渐被人忽略。

推荐理由:契佛被誉为“郊外的契诃夫”,作为一名出色的现代短篇小说作家,其重要性不亚于雷蒙德·卡佛(二人也并称“美国双佛”)。卡佛与契佛在艺术上惺惺相惜,前者的小说《火车》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对后者早期的著名短篇《五点四十八分的列车》的续写,在篇名后卡佛直接划下破折号,写道:“致契佛”。“双佛”都好酒,在写作风格上也有类似之处——直白、简练、准确,也都有“极简主义”的倾向,但卡佛主要描写草根阶层的生存状态,而契佛的小说中的人物则大多是中产阶级。写作题材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卡佛笔下的世界阴冷、灰暗、郁闷、荒唐,叙述好像流水账一般,却常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而契佛虽然也描述社会中的“灰色”,但他更注重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也更强调一种批判性;卡佛的作品游离于典型的事件与人物之外,诡异、离奇,却凶、狠、准,而在大部分契佛的作品中,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态度与立场,更强的写实性与真实感也让人物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他们何其相似:《大教堂》与《巨型收音机》分别出自卡佛和契佛之手,但却像是同一个人写的;他们又何其不同:卡佛的许多作品和契佛的《猎鹰者监狱》一样,都描写污秽与怪诞,但卡佛的笔墨停留于污秽,让污秽本身说话,而契佛却借污秽直指美国社会。所以,“二佛”虽然同为以小见大的杰出作家,但在艺术上却有不同的追求(如果可以称之为“追求”的话)。在卡佛被我们记住的今天,我们不应忽略契佛;他不是卡佛的“影子”,也不是文学上“兄弟”,他们不应被视作“双佛”,而应被视为“卡佛”和“契佛”。

安东尼·多尔推荐人:贾秀琰

作家简介:安东尼·多尔生于1973年,美国小说家,代表作《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捡贝壳的人》《关于恩典》《罗马四季》《记忆墙》等。多尔凭短篇小说三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一次全国杂志奖和手推车奖,作品收录于《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安可新美国短篇小说选》和《斯克里布纳当代小说选》中,邦诺书店新秀奖、罗马奖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文学奖也给予他高度肯定。 2007年,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将安东尼·多尔列入21位全美最佳青年小说家的排名中。多尔目前在沃伦威尔森学院的文艺创作硕士班任教。其代表作《所有我们看不到的光》获2015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好书,被《华盛顿邮报》《卫报》《周刊报道》等多家报纸评为年度最佳好书。

代表作《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安东尼·多尔惟一一部译介到中国的小说,由中信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法国少女玛丽洛尔生活在巴黎,幼年失明后,父亲保护她、训练她,鼓励她勇敢生活下去。1940年,德国入侵,她被迫离家,不久又与父亲骨肉分离,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德国少年维尔纳从小失去双亲,与妹妹在矿区孤儿院相依为命。一心想摆脱底层命运的他,凭借无线电天赋跻身纳粹精英学校,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折,不料却跌入另一个地狱。战争碾碎了他们的希望,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轨迹也意外交汇。当平静的生活成为不可企及的黑暗之光,他们是否有勇气在死之前活出生机。

推荐理由:整个故事构思巧妙,轻柔缓慢的叙述、简洁短小的章节、优美细腻的文字、精雕细琢的场景刻画,组成了一幕幕如同电影情节般的画面。漫长的故事,跨越一场战争,审视诸多人物的一生,隐藏在每个角色虚虚实实的经历里。作者将文学目光聚焦于高强度压力环境中的个体,表现逼仄空间内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以感性的目光洞察那段历史,表现了渺小的个体面对战争时命运的错位和不可逆转。故事的开篇非常触动人心,从玛丽洛尔的父亲为她悉心制作城市缩微模型写起,本章末了原因揭开,他是为了让女儿通过触摸模型,了解整个城市的构造,万一有一天他在战争中死去,女儿也可以独自一人生活下去。聚焦战争的作家本就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小说虽然没有直面炮火,但却通过盲女和德国男孩两个年轻纯净的心灵碰撞,反衬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揭示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性的美好仍旧是黑暗里那束我们暂时没有看到,却始终点亮的光。

作者虽然是年轻作家,但行文却很成熟,有种强大的控制力,尤其是在当代图书市场上,他愿意选择战争题材进行写作,观照“二战”历史,挖掘人性力量,展现战争年代都市市民层面形形色色的人物,用极大的真诚书写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同时这本书亦在军队作家群体中得到广泛推荐和一致好评,或许在未来也可能影响我国青年作家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

2018-11-09 1 1 文艺报 content46962.html 1 英语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