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中国

杂花满树 群莺乱飞

——《民国清流》序 □曾永义

板荡民初鼎革年,鸡鸣不已竞高宣。谁人倜傥为国士,那个卑污成汉奸。

可叹士夫争侧浅,仰瞻胡蔡识英贤。汪公巧运春秋笔,评跋清流着锦篇。

这首七律是读了北京汪兆骞先生将在台北大都会文化公司出版的《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后,顺手写下的。其中“奸”字借用邻韵,民初指民国肇建至本书的断限民国十六年。所谓“清流”,《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衞卢传评》,有“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之语,后人因用之以称呼负有时望,不肯与权贵妥协而同流合污的古之士大夫、今之读书人。因为这样的士大夫与读书人,其品格有如不混沾污泥的清澈水流一般。

我们知道,民国初年,洪宪窃国,军阀争战,其乱象如同汉末群雄割据、晚唐藩镇跋扈那样的扰攘不休,但却也因此产生许多志士仁人,他们无不怀抱满腔热血和赤诚,要为祖国“洗心革面”,要为祖国寻找和开启可以向上而迈进的康庄大道,好能从抱残守缺中“脱胎换骨”;使之无论在文学、科学、民主、自由、文化上,能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他们虽“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但也成社结党,黑白同异,坚持己见,毫不相让、几无底止的争辩让人口沫横飞。其如火如荼,绝不下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被汪先生称之以“清流”并誉之为“大师们”而登上这民初舞台的有: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郑振铎、茅盾、瞿秋白、邵飘萍、成舍我、朱自清、林语堂、徐志摩、陈寅恪、俞平伯、王云五、郭沫若、郁达夫等等,另有康有为、梁启超、辜鸿铭、章太炎、刘师培、黄侃等非白话文学派的名师。那时影响力较大的刊物,有《新青年》《湘江评论》《每周评论》《新潮》《小说月刊》《创造》《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等;为民喉舌的报纸,更有《京报》《时报》《世界日报》《民生报》《立报》《社会日报》《公理日报》《热血日报》《商报》《大江报》等等如雨后春笋。

以上登上民初舞台之人物、杂志、报刊,不过举其荦荦大者,但即此再加上其时代之政治、社会与国际背景,若欲将之着为篇章,则其相关之人事时地,纷至沓来,繁杂无端,真不知要教人如何执笔切入,如何铺叙,如何拓展,如何转折,如何别开生面;更不知如何将之须眉毕张的,如猛虎出谷、蛟龙腾云,生鲜活现地重现昔年光华、当时场景。然而这些顾虑,在汪先生的如椽之笔下是如行云流水的,一一随着其笔触所至,处处轻易地蹴开朵朵之莲花。而那种自然雅致,也如同水浒之表彰群豪,如同红楼之艳写众芳,是教人兴会淋漓、无法释怀的。而更有进于此者,作家王耀文先生说:

汪兆骞老师深谙《左传》笔法,其《民国清流》依照编年剪裁民国历史,将人物置于云诡波谲的大事件大冲突中摹形刻画,以史家手眼钩沈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于人物书写中别嫌疑,于叙事中寓褒贬,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援史明志,其为士人清流招魂之深情苦心,令人感佩。

就因为汪先生此书,既具史笔而出之以文笔,所以能将恰似帝制寒冬过后之民国,其时英才辈出,逞智斗奇之林林总总,写得有如大地乍逢春暖,杂花满树、群莺乱飞那样,教人眼花缭乱,如过阴山之道,目不暇接。而也由于汪先生既具臧否是非的史识,更具洞烛人性的眼识;所以能“定犹疑,寓褒贬”。能勇于摆脱政治立场的是非偏颇,能“善善恶恶,援史明志”,从而看出谁人是倜傥的国士,哪个是卑污的汉奸,而在其字里行间,天衣无缝地流露出来。我想所谓“春秋之笔”也不过如此。但其中令我惆怅的是:民初耀如繁星的文学、文化界清流,能够不私心自用,思想不偏执、见解不浅陋,而用此与人争长论短者已属凤毛麟角;更何况其宅心仁厚,博大均衡,兼容并蓄,提携后进,公义私谊皆得其宜者,则除蔡、胡二公外,似难觅其余。因此使得民国清流,或各立山头,对立纷争;或党同伐异,形同战国;甚至不可化解,等同陌路而分道扬镳,即如周氏兄弟,亦不能免。于是其所行所事,多半无益于己、无利于民,而于社会于国家却每有所害。所幸其所倡导之白话文学运动,至今成绩斐然;可是其对文化之过分刨根剉柢,恐怕万劫难复。

若此,则汪先生此书又可使我们知古鉴今;而毫无疑问的,此书是文学与史学相得益彰的综合体,是宜观宜赏,宜于增广见闻,宜于陶冶身心的好书。

(《民国清流》汪兆骞著,现代出版社出版)

2018-11-28 ——《民国清流》序 □曾永义 1 1 文艺报 content47234.html 1 杂花满树 群莺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