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以个人视角记录当代文学史

本报讯(记者 行超) 《收获》杂志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编辑,程永新亲历的文学变迁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1月4日,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谢锦以及白烨、陈晓明、程光炜、贺绍俊、陈福民、王尧、李洱、张清华、梁鸿、李伟长、李宏伟、张悦然等作家、批评家与会,围绕该书的思想价值以及新世纪文学史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研讨会由杨庆祥主持。

李敬泽说,新时期文学的40年让人们形成了不少根深蒂固的刻板定见。事实上,在文学史的条条框框之外,还有更多丰富的第一手现场认识,通过这些内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文学的历史和风尚是如何形成的,也能在一个更广阔的思想精神史范围内发现很多新的话题。有时候,一个人的才华、眼光、人格以及长期持续的工作和努力,对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化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其实还不够。因此,《一个人的文学史》对当代文学史教学而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一个人的文学史》以独特的视角书写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历程,详尽而细腻地记录了一个文学编辑眼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书中不仅包括作者与当代作家之间的书信来往和微信互动、作者参与的重大文学活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文章,还收录了作者与部分作家的对话录和关于《收获》的对谈。与会者认为,该书给当下的文学史写作提供了一个挑战、一种新见,“一个人的文学史”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史的立场和态度,它突出了文学史写作的个人性,与过去通常教科书式的文学史写作方式有着鲜明的区别。

2019-01-11 1 1 文艺报 content47860.html 1 以个人视角记录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