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评论

以信史的方式讲述现实

□郭 艳

这部报告文学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人物、事件、图片和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因为群体数量庞大,居住面积广大,他们往往成为变革对象中最重要又最困难的对象。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一号文件”已经成为国家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农耕文明象征性符码——农民如何现代化,这是从传统进入现代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由此农民变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难性也前所未有。作品从“三农”问题出发,叙述了浙江农民在改革开放中挑战既有的经济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人的生产力。作家在新的“人”的层面,或者说在现代人的层面重新打量中国农民,叙述他们在深刻的经济变革中筚路蓝缕的艰辛,生产模式转型中的困顿,生活方式转换中的困惑,经济生活巨变的机遇和挑战,高科技创新和资本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将中国农民的现代化转型放在更加深刻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中去打量、探究和评述。

这部作品从民间经济运行和老百姓个体经济生活的角度,阐释了20世纪后期中国农民在乡土中再创业的历程。他们在贫穷中求温饱,在温饱后求富裕,在富裕中求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氛围中,这些自古以来“安土重迁、开荒种地”之民,开始了自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文本提供了众多鲜活而典型的案例,展现中国农民如何从土地上脱身而出,进入商品经济和市场运作的现代经济生活,并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智慧和坚韧开辟出一条条通向罗马的大路,从而紧紧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中国社会历来有地域文化造成的生活样态和伦理文化风尚的差异性特征,占人口大半的中国农民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大多生活在一个缺失知识理性、科学技术、专门技能的氛围中,然而,即便是在这样一种冷漠、逼仄甚至荒凉的生存环境中,中国农民靠着他们世俗的智慧、坚韧的意志和超人的吃苦耐劳,从贫困、简陋和粗暴中走向富裕、复杂和温厚,当然也存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暴力、贪婪和血腥。文本叙述了中国农民如何从基本生存保障的获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到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有波澜不惊的常态发展,也有大开大合的开拓与创新,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揭示了改革如何让个体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普通民众成为财富的主人,以此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让社会民众参与变革并获得财富和机会相对均等的浙江改革模式。

这是一部摹写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及农民经济生活的信史,是一部凝聚着深度社会关怀和人文意识的作品。自近现代社会以来,中国传统乡土和农民就不断在内忧外患中进行着艰难的现代性转型。文本以浙江地域为典型,在农村经济和体制层面深度呈现和剖析了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这种变革让中国农民的身份、经济地位、文化伦理价值等等都发生了质变,而文学所关注的是这种质变过程中,农民作为群体的整体性社会文化经验表达,农民作为个体的精神情感状态与特征。作者浓墨重彩地刻画了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的改革与发展,以大量史实呈现了中国经济的民间生成,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转型中民间资本和生产力隐秘而强大的力量,也揭示了这种隐秘的东方/中国式经济何以进入当今全球化资本的过程。文本通过对于浙江经济现实多维度的呈现,真实地再现了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和普通个体遭遇的种种磨难,这些人的遭遇就是近40年中国社会主流人群的遭遇,中国民间经济生态正是这些人无声建构的结果,也在更深层面对整个国家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文本叙述了这些普通的中国农民如何从沉默者到经济主体建构者,从改变个体生活状态到民营企业以资本方式影响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方式,乃至到跨国资本的运作和国际性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等。对中国农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改造——土地流转、集约经营、生态化农业等等,当现代社会的资本、技术、科技知识和契约观念真正进入中国乡土社会之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才能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进入良性发展。作品在现代人的层面重新打量中国的三农问题,摹写他们文明转型中的心路历程,从浙江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视角,观察中国农民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文明的艰难,提供这种质变过程中,农民作为群体的整体性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的深度表达。作品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乡土生活几千年未有之变,以智识者的观察和内省传递乡土的沉默之声,以文本的信史传达作家的人道情怀和人文观照。

2019-04-24 □郭 艳 1 1 文艺报 content49283.html 1 以信史的方式讲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