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首届城市文学论坛在深圳举行

本报讯(记者 李晓晨) 近日,由青年文学杂志社主办的首届城市文学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以及孟繁华、邓一光、计文君、刘大先、岳雯、张怡微、于爱成、蔡东、贺江、赵目珍、江丹等20余位作家、评论家参加活动。论坛由“城市文学:出发”学术研讨会和“城市·存在·发生”跨界表达分享会两部分构成,活动分别由《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主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城市文学发展迅速并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邱华栋认为,城市文学作为新文学的生长点,应该体现创造性、未来性,兼含丰富复杂的可能性,同时希望城市文学论坛能够积极探讨城市文学的生长性,或许跨界互动和交融将成为今后文学重要的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下城市文学中的现状与问题”这一主题,畅谈对时代、城市、文学的理解。大家表示,2018年中国的城镇化已达到59.98%,基于此,城市的表达应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契机,青年文学杂志社推出2018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恰逢其时,具有特殊意义。在社会与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当下,作家的都市意识、城市书写经验及表达也都面临着转变,从本次排行榜的上榜作品来看,它们大都书写人类在困境突围中呈现的爱与自由,坚韧、宽容与理解,更加开放、动态,也更加关注自身和未来。城市作为一个庞然大物和重要存在,对小说家而言意味着巨大的书写空间和挑战,城市文学应该回答现代人对城市生活的巨大困惑。

大家还提到,城市文学具备一些重要特征,诸如声音、景观和建筑、代言人、新的城市经验和重塑地方性。城市经验的变化导致认知发生改变,必然给写作带来新的变化。城市文学作品中必然会出现与“城市”紧密相关的景观、符号式特征,写作者如何在文学创作上予以表现和呼应,值得关注。城市生活的最大特征是“不确定性”,因此作家应该重新找到城市文学的“主体性”,不断开阔写作的视野,为城市文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天,以“城市·存在·发生”为主题的分享会将论坛带向新的领域,欧建平、晓航、张骁、李少璐等从音乐、影视、文学等方面阐述了对城市生活及城市文学的理解。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现场朗诵了城市诗歌,并表演了时装秀和歌舞节目,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人类和城市关系的思考。

2019-05-15 1 1 文艺报 content49536.html 1 首届城市文学论坛在深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