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谭

书山曲海话山东

■郭学东

山东为孔孟桑梓之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方面就显示出辉煌成就。艺术方面,由于周公封鲁,享八佾,得演自黄帝、尧、舜、禹、汤、武王的《六佾舞》,韶乐也因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而久负盛名,更有齐国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著名歌唱。同时期,初仕齐为祭酒后任兰陵的荀子,其所著《成相篇》因与后世说唱文学作品文体颇为相近,近代多有将其视为说唱艺术鼻祖的研究者。秦汉以来,山东民间艺术发展更加兴盛。从著名的嘉祥武梁祠及全省30余县市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见到古代“歌舞百戏”、“杂技百戏”盛行的情况。山东最早见诸记载的说唱艺术演出,是唐代产生并普遍流行的说唱形式——俗讲。山东说唱艺人最早见诸记载的是北宋时期以“说诨话”闻名于世的张山人。至明代,山东说书艺术已广为流行。张岱《岱志》中记有:“东岳庙灵光殿,棂星门至端礼门,阔数十亩,货郎扇客,杂错期间,交易者多女人稚子,其余空地,斗鸡蹴鞠,走解说书,相扑台四五,戏台四五,数千人如蜂蚁,各占一方,锣鼓讴歌相距甚远,各不相溷也。”这是明中叶山东中部泰山庙会的情景。可见民间说书在当时岱庙诸杂耍中已占有一定位置。到了清代,山东民间说唱艺术在明代说唱艺术基础上,演变出许多新的艺术形态,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鼓儿词、山东大鼓、俚曲、岭儿调、八角鼓、小曲子、胶东大鼓、东路大鼓、山东落子等说唱艺术形式纷纷发展成熟。民国初年,以清末王小玉(白妞)以来女演员演唱的山东大鼓影响最大,梨花调一枝独秀风靡济南。黑白妞以下,上半截、下半截、盖山东(董连芝)、响三省(郭彩云)、白菜心(杜婉君)、傅大抓髻(傅金华),谢、李、孙、赵“四大玉”,乃至专唱《红楼》的杜大桂,鼓界皇后鹿巧玲等新秀相继统领济南书坛。在这20年左右时间里,济宁和济南一样,也是山东大鼓的天下,由济南、济宁去邻省河南演唱的李大玉、杜婉君、董连芝、傅金华、徐翠兰、徐凤云等名家,又使梨花大鼓独领风骚于开封,并相继传入商丘、洛阳、汉口、徐州、南京、上海以及东北三省和京津等大城市,进入了空前的兴盛时期。与此同时,东路大鼓、唱扬琴(山东琴书的前身)、山东快书、山东花鼓纷纷兴起。在山东地方曲种迅速发展、说唱艺术演出场所大量扩充的同时,外地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陆续传入山东,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相声等外来曲种均落户兴盛于山东,改变了过去以山东大鼓为主的格局,形成了本省曲种与外来曲种激烈竞争、相互推动、交相辉映的新局面,使得山东说唱艺术品种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抗日战争中,在滨海、鲁中南、胶东、渤海等战区以及冀鲁豫边区(山东部分)的文艺工作者,以说唱艺术为武器宣传抗战,与根据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紧密配合战争与根据地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说唱艺术轻便易行、机动灵活的优势,起到了活跃战地生活鼓舞士气的作用,成为山东说唱艺术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复苏,文化艺术出现勃勃生机,山东说唱艺术引起各级政府和文联的重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山东说唱艺术向有“书山曲海”之称。所谓“曲海”是指其音乐丰富多彩,曲种中音乐曲种占了绝大比重。山东说唱艺术音乐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曲牌类,也称小曲类、俗曲类、杂曲类等。包括山东琴书(主要是前身小曲子)、山东八角鼓、岭儿调、平调、四平调、临清琴曲、临清时调、端鼓腔、俚曲等曲种。曲牌类曲种的主要特点是联缀各种民间俗曲、小调演唱故事,旋律性强,曲牌丰富,曲词依照曲牌填作,较成熟的曲种在曲牌联缀上已形成了一定规律。二是板腔类,此类曲种伴奏乐器中以书鼓、三弦为主,唱词为七字句、十字句鼓词,所以也称鼓曲类。板腔类曲种音乐一般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基本唱腔也是源于各地流行的民歌小曲,经过艺人长期演唱衍化而成。包括山东大鼓(梨花大鼓)、东路大鼓、胶东大鼓、山东花鼓、三弦平调、谷山调、南城调等曲种。板腔类曲种的音乐结构,一般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曲牌和花腔,旋律结构都为上下句体。三是诵说类,此类曲种包括山东渔鼓、山东落子、鼓儿词等。诵说类曲种的突出特点是演出无弦索伴奏,一般由演员自操鼓、板、渔鼓、钹等打击乐器击节演唱。

所谓“书山”,是指上演曲书目浩如烟海。因时代久远,明以前的曲目大多已湮没,只留下零星的文字或题目,数量不得而知。而仅就清末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的曲目,据上世纪50年代末山东省民间说唱艺术艺人登记时统计:共有中长篇书300余部,短篇书及小曲曲目1500多段。传统曲(书)目中的长篇书及篇幅较长的中篇书多按提纲说唱,难以全部记录。数十年来经有关单位组织挖掘,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已汇集到篇幅在百万字以上的说唱艺术口述抄本《东汉》《十把穿金扇》等两部;《刘公案》《白蛇传》《武松传》等中篇书抄本165部;《王二姐摔镜架》《黑驴段》《武松赶会》等短篇书以及各类小曲曲词925段。加上济南、青岛、济宁、滨州、菏泽等地所存部分曲书目抄本,字数约在5000万字以上。

山东说唱艺术曲书目大约有以下几类:一是文人创作曲目,这类曲目的特点是文辞雅致,词句规整,作者主观性强,有较深的思想内涵;二是传统中长篇曲目,这是山东说唱艺术演出的主体,尤其是在农村。特点是多为趟口说唱,故事情节曲折,演出时间长;三是短篇书,即段子。一般为数十句到一二百句的曲目,全都是实口实词。这部分曲目文辞规整,结构完整,富于生活情趣,适于演唱。

山东传统说唱艺术作品中大多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如《岳飞传》《杨家将》中的爱国、《武松传》中的豪侠等。同时,因时代和艺人们的局限性,也有荤口、荒诞、愚忠、愚孝甚至是无知等糟粕,需要去芜存菁。

山东说唱艺术曲目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艺术宝库,具有艺术上借鉴研究等多种价值,更是民俗学、社会学、方言学不可多得的研究标本,无愧“书山曲海”之誉,值得深入挖掘继承。此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山东卷》的编纂,将在前人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把山东历史上创造并以各种形式传承或保留至今的优秀民间说唱作品,系统地发掘整理出来,为中国的民间说唱艺术留下更多的宝贵资料,以供后人了解和研究。本卷的编纂严格遵循“优中选优、代表性、全面性、原生性”的原则,将山东的民间说唱艺术进行了分类排列,从各曲种中选出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再从代表性作品中,选出最优秀的民间艺人的演出本进行辑录。

本卷的编纂内容涵盖了山东全部民间说唱艺术门类,如散文体:山东快书、山东评词等;韵文体:小曲子、山东八角鼓、平调、岭儿调、四平调、山东柳琴、临清时调、临清琴曲、枣木杠子乱弹、山东清音、俚曲、宣卷等;韵散相间体:山东大鼓、山东琴书、胶东大鼓、东路大鼓、鼓儿词、莺歌柳书、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花鼓、三弦平调、谷山调 、南城调等;以及外来有重大影响的曲种:西河大鼓、坠子书、相声等。所选作品兼顾了代表性和艺术性,这次编纂是对山东民间说唱艺术的一次全面总结与梳理,从整体上反映了山东民间说唱艺术的全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19-06-28 ■郭学东 1 1 文艺报 content50268.html 1 书山曲海话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