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世界文坛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

“我没有变成我应该成为的那个我”

□顾 牧

2019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这一结果,可以说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在意料之外,是因为西方世界对汉德克长久以来存在着诸多争议,这些争议的起因是汉德克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一些“离经叛道”的做法: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局势动荡,战争带来的灾难引起了汉德克对生存现实的思考,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写游记,并频发政论,发表于1996年的游记《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和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将矛头直指媒体;为了表示对德国轰炸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地区的抗议,汉德克退回了1973年所获的毕希纳奖;2006年3月,汉德克参加了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葬礼。汉德克的这一系列举动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质疑他的政治立场,他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群起而攻之。这样有政治“污点”的作家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绝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但汉德克的获奖,又的确合情合理。早在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时,当年获奖的奥地利女作家阿尔弗雷德·耶里内克就曾经说过:汉德克比我更应该获得这一荣誉。在诺贝尔奖之前,汉德克已经获得过一系列重量级的文学大奖,其中包括“霍普特奖”(1967年)、“毕希纳奖”(1973年)、“海涅奖”(2007年)、“托马斯·曼奖”(2008年)、“卡夫卡奖”(2009年)等,他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世界中“活着的经典”,在文学上的成就是早已被大家公认的。

1942年,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克恩滕州度过的时光,被记录在他许多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1961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其间加入“格拉茨文学社”,并开始参与文学活动。1966年,他放弃法律专业学习,开始专心写作。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以及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骂观众》,即诞生于这一年。汉德克利用《骂观众》这部作品,直接将矛头指向传统戏剧的惯常表现形式,这部被冠以戏剧之名的作品中,没有情节、没有人物设定、没有戏剧冲突,4位演员在舞台上轮流谩骂台下的观众。这样颠覆性的表达方式在当时的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汉德克一夜成名的同时,也给他贴上了“先锋”“反叛”等标签。及至于中国读者,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最为熟悉的还是这部《骂观众》。2016年汉德克到访中国之时,在各种活动上,大家问到最多的也依然是这部作品。对此,汉德克本人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不满和失望。他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读者能够记住的只有这一部他在20多岁时,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创作的“小作”。

的确,如果我们能够用热爱文学的眼睛,从汉德克用作品向我们打开的那扇门中,认真地看一看他为我们构建的文学世界,我们就会发现,那个世界的丰富和精彩远远不是一部《骂观众》能够代表的。

由世纪文景出版的汉德克作品集9卷本中,收录了汉德克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为这套作品集所做的序言中,该书主编韩瑞祥教授梳理了汉德克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特点:从上世纪60年代对传统的、僵化的价值观的颠覆,到70年代向“新主体性”文学的转变,80年代对现实生存问题的思考,90年代叙事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同时期东欧政治局势动荡时所创作的一系列带有政治批判色彩作品,汉德克似乎一直是“这个所谓的世界”中的另类。他批判,他挑衅,他与主流的价值观似乎总是背道而驰,汉德克就像是在他的作品《自我控诉》中所说的那样:“我不是以前的那个我。我曾经不是应该是的那个我。我没有变成我应该成为的那个我。”名为自我控诉,他控诉的对象实际是那个将个体淹没在各种僵化的条条框框中的外部世界。

汉德克就像是华丽宏大乐章中的一个不和谐音,会让听者皱眉,不解,甚至厌恶,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个不和谐音的存在,才能让已经习惯被所谓的美操纵、在一片歌舞升平的表面繁荣中昏昏睡去的耳朵猛地惊醒,或许那些被打扰了安逸的人在条件反射式的指责之余,能够在重新睡去之前思考一下被惊醒的原因,甚或因此保持清醒,若真能如此,这个不和谐音也不枉自己的历史使命。

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对于汉德克的种种争议重又被提起,许多媒体人、文化人、作家纷纷表示抗议。刚刚获得2019年德国图书奖的作家萨沙·斯坦尼西奇也在获奖感言中,将矛头直指汉德克。

汉德克得到获奖的消息时曾说,瑞典文学院做出的是一个“勇敢的决定”。我们自然希望这个决定真的代表了西方主流社会某种自高自大的价值观的松动,然而讽刺的是,在汉德克获奖之后,西方媒体铺天盖地讨论的依然是他在前南问题上的立场,似乎并没有人真的关心他的文学世界。2016年汉德克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让人感触颇深:“我想给世界我的所有,我想给予,我的方式就是叙述,就是写作。我对我的职业非常骄傲,但是世界不想要我的职业。我爱这个世界,但世界不爱我,或只是一刹那或某几个瞬间才爱我。”这段话极像是专为这场“诺奖口水战”而说。

2016年,汉德克到访北京之时,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德语文学年会。这个被许多人认为“桀骜不驯”、“难以相处”的作家,这个坚硬、尖锐的“倔老头”,在面对那些认真读过自己作品的人时,却突然变得非常柔软,对台下学生提出的一些尚显稚嫩的问题,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耐心。“离经叛道”的汉德克,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够认真倾听自己讲述的人,但遗憾的是,如今的“口水战”似乎正在将读者的注意力一步步带离。汉德克在作品中说:“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在诺奖引起的轩然大波中,我们似乎可以替他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我在观察,你们呢?我在理解,你们呢?我在感受,你们呢?我在回忆,你们呢?我在质问,你们呢?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2019-10-25 □顾 牧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 1 1 文艺报 content51907.html 1 “我没有变成我应该成为的那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