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为数字角色注入情感和灵魂

——谈李安电影《双子杀手》中的数字化表演 □孙承健 李锦云

电影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与他人分享这种认知和理解的独特媒介形式,自诞生以来便因其与生俱来的可实现性技术瓶颈,对故事世界的视觉再现与人类想象构成一定的局限性。然而,人们并不满足于那种被动的再现与纪录,而是积极寻求和探索一种能够突破再现瓶颈的技术手段与讲述故事的方式,甚至是一种能够让观众犹如“在场”般的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目标诉求激励着几代电影人不懈付出与努力,导演李安便是其中一位。近日,其新片《双子杀手》引发广泛热议,片中所采用的数字技术手段就引起了诸多讨论。

纵观整部影片,120帧/4K/3D与数字化表演可说是《双子杀手》的两大技术亮点。前者延续了导演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高帧率、高解析度的影像技术指标,后者则集中体现了当下数字技术发展的技术热点与较高技术水准。同时,这两大技术亮点也引发了有关当代数字电影的本体美学、观影体验模式、电影数字资产,以及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之间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实际上,自《阿凡达》《狮子王》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一种有别于传统3D刻意制造物象“飞出”银幕,追求所谓“出屏感”式的影像美学与观众体验模式,而转向试图将观众“吸入”到银幕故事世界之中,以达到一种沉浸式的“在场”的观影体验模式。对此,《阿凡达》《狮子王》均采用了最先进的虚拟拍摄技术,《狮子王》则更进一步,直接将虚拟现实互动技术运用到虚拟拍摄之中。但是在帧率与影像解析度层面,《狮子王》依然坚持传统数字电影的影像规格,因此在观影体验的过程中,并没有使观众真正产生身临其境般强烈的临场感体验。与《阿凡达》《狮子王》不同,李安坚持了自《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已开始了的高解析度影像实验,通过分辨率4096×2160、像素高达885万的影像画面,借助比传统24K影像成几倍增加的视觉信息量,在视觉还原层面,大胆探索属于数字电影自身的本体美学特征以及新的观影体验模式。

事实上,在影片《双子杀手》中李安所采用的最重要的数字技术即是数字化表演。其在技术运用层面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以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为主要技术手段,呈现角色在空间中的位移与各种肢体动作;二是以表情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为核心技术,对角色的面部表情与情感状态进行权重分析,试图表现CG数字角色细腻丰富的情感与表情状态。前者主要基于角色在空间中的肢体位置与动作变化进行捕捉,后者则主要聚焦于对角色表情、情感的表演进行捕捉。这两个组成部分在根本上是相辅相成的,并共同作用于角色表演,服务于整体叙事。

在本片之中,CG数字角色的动作捕捉与动作表现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李安的表达意图,尤其是摩托车追杀与地下空间中的近身格斗,CG数字角色小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动作水准,更值得肯定的是,动作过程不仅仅只是肢体动作的展现,更携带着动作者在不同戏剧性场景中的情绪状态。比如摩托车追杀的一场戏中,年轻气盛且“克隆”于威尔·史密斯的小克,面对年长自己20多岁的威尔·史密斯,他的整体动作形态中显然携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狂傲。而在地下空间近身格斗一场戏中,逐渐了解自己身世与克隆人身份的小克,面对威尔·史密斯咄咄逼人的斥责,疲于应对的动作形态中则无以遮蔽地流露出沮丧、恼怒与质疑等混杂的情绪状态。可以说,在整部影片之中,CG数字角色小克的动作形态及其表现可圈可点,让观众感受到整个人物似乎都是“真实拍摄”般的逼真。

然而,如果将视点聚焦于角色的表情机制就不难发现,虽然李安为CG数字角色小克设计了能够应对各种戏剧性情节的表情“模板”,但是基于面部表情的情感表达较之真实的人类依然略显单薄。尤其在几个关键的戏剧性情节中,角色似乎是缺少了真实人类所具有的那种细腻丰富、融合了多种感受的复杂情感,比如笑中带泪、悲喜交加等。这主要表现在数字角色小克与其克隆“母体”威尔·史密斯之间人物关系与情感关系的发展线索中。从反差、冲突到吸引和转化,小克与威尔·史密斯之间,人物关系的动态变化理应伴随着情感状态的相应变化,但遗憾的是,片中小克的情感变化却过于单薄,喜怒哀乐的表现都略显单一,复合的情感机制相对薄弱,从而导致人性的多元复杂性有所消减。此外,另一条重要的人物关系线,即小克与克里夫·欧文所饰演的“父亲”这一人物关系中,小克从信任、质疑到痛恨的情感变化也略显生硬,真实人类所应具有的微妙、细腻、复杂的情感,在小克与“父亲”情感冲突的一场戏中明显被弱化。

当然,原剧作文本在情节线索与情感线索层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造成这种情感表现单薄的主要原因。但在技术层面,在表情捕捉与权重分析的过程中如何在理性数据中融进更多感性的情感因素,更有效地为数字角色注入灵魂、丰富情感,或许正是未来数字电影发展的关键。正所谓“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技不惊人”,情感是艺术表达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未来数字技术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命题。

不可否认,李安在此片中基于数字化表演技术的探索是极具前瞻性的。虽然之前诸如《阿凡达》《战斗天使阿丽塔》等影片都有类人角色与后人类角色的出色表演,但那种类人化的,或是卡通化的形象造型与真实的人类形象和情感机制间还存在明显的距离和差异性,因此,即便是这类角色在肢体动作与情感表达层面与人类略有差异或不同,观众也不会过于苛刻。但与之相反,将人们最熟悉的“人”本身以CG数字角色的形式“克隆”于银幕之上,与真实的人物原型同台演绎并构成故事中一种核心的人物关系时,必将引发观众更加“苛刻”的、基于“真实性”的目光审视,此时观众的心理接受度则相对较窄,甚至数字角色的一个眼神变化都会遭到质疑,而且李安所采用的高帧率与高解析度的影像恰恰也为观众提供了这样一种“方便”。因此,如何平衡好高帧率、高解析度影像与观众观影体验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当代数字技术一个亟待解决和重视的问题。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当代电影如何应对网络视频的全面冲击,如何建立起以影院空间为核心的观影体验模式与银幕影像的美学范式,李安在此片中的大胆探索和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双子杀手》证明,在当下电影中使用数字演员完全替代“真人”演员已成为可实现的目标。但另一方面,这一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数字技术的不断研发,更离不开艺术观念的有效转化。电影是叙事的艺术,数字技术的进步最终必然要服务于叙事。电影数字技术的成功恰在于能够不断拓展故事世界的边界,不断激发出创造者的艺术想象力,因此,如何解决好技术进步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正是李安的《双子杀手》所引发的思考。

2019-11-08 ——谈李安电影《双子杀手》中的数字化表演 □孙承健 李锦云 1 1 文艺报 content52084.html 1 为数字角色注入情感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