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书写沂蒙精神,大有文章可作

□赵德发

82年前,日军入侵,国土沦陷,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有血性、有气节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谱写了民族历史上的悲壮篇章。渊子崖村民打鬼子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我小时候每次听人讲述都是热血沸腾。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开辟沂蒙山根据地,更让这里的抗战如火如荼。在此期间,军民亲如一家、水乳交融,发生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沂蒙精神也在熊熊战火中锤炼而成。沂蒙精神,后来变为代代传承的沂蒙基因,在和平时代也激励着大家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拼搏。沂河滔滔,逝者如斯,沂蒙基因就像这河床上的沙子一样堆积着、铺展着、闪烁着历史与人性的光辉。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亲历战争的作家,写出了首批表现沂蒙精神的作品。后来的70年间,先后有许多作家用文字记录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描写那片伟大的土地,讴歌那些为正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人们,赞美那些淳朴善良、甘于奉献的百姓。有的作品成为经典,让一代代读者深深喜爱。

沂蒙精神,是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一份难得的创作资源。像沂蒙山这样的老区,在全国并不是太多,我们应该继续挖掘其精神内涵。可以肯定地说,书写沂蒙精神,还大有文章可做。譬如说,可以研究沂蒙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沂蒙精神从人类本性中提萃、升华的过程。时至今日,沂蒙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更给作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精心创作,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沂蒙精神这座丰碑增光添彩。

2019-11-18 □赵德发 1 1 文艺报 content52245.html 1 书写沂蒙精神,大有文章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