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培育文学新苗

“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见证着澳门文学在过去1/4世纪的蜕变和成长。首届的读后感征文比赛于1995年由澳门基金会及《澳门日报》联合举办。当时的比赛名为“澳门书刊读后感征文比赛”,前澳门日报副刊课主任、作家汤梅笑曾讲述举办比赛的目的:“1995年年中,时为澳门基金会委员的吴志良先生向《澳门日报》提出合作计划,联合主办‘澳门书刊读后感征文比赛’,这是件好事,一拍即合。首年的赛事分公开组和中学组,要求参赛者阅读澳门出版的书刊。因为经过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经济开放改革,澳门经济腾飞,大专教育和文化研究、社会研究以及文学创作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出了一批成果,主办机构鼓励市民阅读澳门出版物,从而关心澳门,认识澳门,并促进澳门出版事业的发展。”

从第八届开始,比赛进一步集中在中学里推行,更名为“澳门中学生阅读报告比赛”,分高中组和初中组进行,一直维持至今。

由2007年第十二届开始,赛事增设主题,包括“简朴生活”“感受中华文化”“绿色心灵”“不一样的生活”“谱出生命的乐章”“一句话的启示”“快乐的钥匙”“让爱动起来”,以及“一个历史人物的启示”。

汤梅笑在第二十届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颁奖礼上谈到:“回看第一届的得奖作品中,有澳门文学作品的读后感,也有关乎政制、法律等社会科学类的,不同范畴书籍的读后感放在一起实难以评比。主办单位总结了经验,在第二届赛事分开文艺类和社科类。一直办到第七届,赛事取消公开组,集中推动大专学生和中学生阅读,更名改为“澳门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阅读物也不再限定只是澳门的出版物了。同学们的阅读天地扩大了,内地和台、港、澳的书籍都有。得奖同学读的书有《朦胧诗选》、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台湾的《洛夫精品》、香港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和西西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翻译作品《纸牌的秘密》等。”

未央在《阅读感悟世界万千手书传送澳门故事,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培育文学新芽》中谈到“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经历的几许转变:“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已成为澳门学界的年度盛事,曾参加比赛的学生、社会各界人士接近1万人,得奖者更有机会获推荐参与外地文学比赛,包括“沪、港、澳、新中学生阅读报告比赛”及“全球华人中学生阅读报告比赛”等,让得奖者可一登世界舞台,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华文中学生交流创作心得,提升自身阅读写作水平,开拓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学生参加了征文比赛,体会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一些得奖者一直坚持不懈,坚持写作终成为“澳门文学奖”的得主,他们的成功又激发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走向文学创作之路,令澳门文学的队伍不断壮大。不少“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的得奖者已成为澳门文学界的活跃分子,他们现在更担起中文比赛评委的工作,继续为培养澳门文学力量做出努力。

主办机构为扩大活动的成效,自第20届起举办“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延伸活动“阅读写作讲座”,邀请澳门知名作家走进校园,分享在创作路上的二三事,通过与学生们的近距离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亦令学生对本地作家及其作品有更多认识了解,至今已举办接近120场“阅读写作讲座”。

2019年开始,主办机构增办“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公开展览,向市民大众展示学生们的优秀作品。

“第二十五届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旨在推动澳门学生阅读风气,提高中文写作水平。此次征文分设初中组和高中组两组别。本届主题为“我的故乡情”,鼓励学生通过主题阅读,加深了解自己的故乡,让学生对故乡有爱、有认同感、自豪感,进而珍惜故乡的一切,畅谈故乡之美,抒发对故乡的情怀。

读后感征文比赛每组设冠、亚、季军各一名,另设优异奖7名,评判由本澳知名作家、学者及主办单位代表担任,得奖名单将于2020年3月在《澳门日报》及澳门基金会网页公布。比赛章程及参赛表格可于澳门基金会网页(http://www.fmac.org.mo)下载,或于澳门基金会、《澳门日报》、澳门文化广场、政府数据中心或星光书店索取。

另外,主办单位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邀请澳门知名作家走进校园开讲,与学生们分享写作方法及心得,引发学生主动阅读及写作。

2020-02-17 1 1 文艺报 content53462.html 1 “澳门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比赛”培育文学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