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发的重大社会事件,尤其是极具破坏力的灾难,文艺创作者都不能置身度外。文艺家对社会的责任首当其冲,理应发出正能量的声音,为共度时艰创作出具有时效性的文艺作品。
一直以来,文艺界似乎有一种惯常的创作倾向,一些创作者鄙夷时势创作活动,诟病宣传式作品,不屑加入现时的文艺创作,摆出的清高姿态背后多少有些冷漠的骨髓在。相比较而言,那些赶时宜的文艺创作者则显得更为可爱。只要创作者是真性情的创作,不为借势炒作,而是真诚地直面当下的危难情势,能为苦难带来一丝光亮,提振一份信心,也是值得尊敬的。这些作品可能随大事件的消匿而暗淡,也许无法流芳后世,但它们的出现确实起到了实效的作用,我们切不可抹杀它们在特定时期发出的刹那光芒所带来的温暖。
经历过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我们有理由相信经久传世的佳作会在疫情过后面世,优秀的文艺家对该题材进行沉淀、打磨、精心构思之后,作品的品质可以期待。仅从艺术层面考量,这样的创作价值来得更大,影响力更深远。然而,作为同时代文艺创作整体而言,我们敬仰这样的佳作的同时,也该尊重那些瞬时发光发亮的作品。为顺应时势,那些创作者表现出来的创作冲动、情感冲动成为“抗疫”事件本身的一部分,他们进行的是呼应“第一现场”的文艺行为;无论是响应号召而作,还是主观能动而为,也都秉承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传统,文艺为民,文艺为时,文艺为真善美,这些都是我们的创作初心。
正如当下突发疫情,事关生死存亡,各行各业的人都发挥专长共同面对,文艺家也理所应当积极介入,用艺术之美感染民众,在精神上及时抚慰,心灵上予人润泽。综观文艺发展,文艺创作上存在着“等待创作”与“即时创作”的现象。当文艺遭遇重大历史事件,事关社会变迁的重要关口,有人坐等,有人反应迅速,只要创作初心不变,动机纯正,两者并不矛盾。倘若有能力的创作者对社会疾苦缺乏救赎的精神内核,只是冷冷地观望,甘做“文艺看客”,光指点他人作品瑕疵,这样的文艺品行理该唾弃。在此,笔者希望更多知名文艺家及时投入创作。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书画家、曲艺家、评论家……都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节点投身其中,创作出富有时效的作品,就算急就,也不曾因为这样的创作而有损他们的名气和地位,更何况这样的创作不乏精品留世。文艺家倘若一味爱惜“羽毛”,不及时发挥“羽毛”的作用,即便他日“孔雀开屏”也恐怕鲜有人喝彩。此外,在非常时期,我们的文艺批评尺度也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多元一些、包容一些。短、平、快的带有宣传、鼓劲效果的作品,即便在艺术上表现平平,但它们发挥的社会功效显著,产生的精神鼓舞作用强大,就可以理直气壮侧重这个标准去衡量和评价。刻意解剖、批评艺术上的缺失,把一群有真诚表达欲望的“初学者”“浅学者”都阻挡回去,而羽翼丰满的“精学者”又多在袖手旁观,等待出手“经世巨作”。试问面对这样一场全面动员性质的“战疫”斗争,文艺家又怎么能够完全置之度外呢?
在融媒体环境下,文艺作品的传播渠道变得愈加多元多样,传播速度也变得愈加快速迅捷。最简便的个人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每个网民都可以便捷地传播讯息、表达关切,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利用这些自媒体创作的带有个人化色彩的作品,而处于疫情期间,这些作品转发的速度之快,点击量之多,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发表的作品。由于自媒体的作品是自由传送,不少作品缺乏规范的艺术品质的评判和甄别,也没有严格的审核把关程序,最后呈现的东西自然显得良莠不齐。相比较而言,一些传统媒介平台,例如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等,包括重要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由于有较为严格的审稿规程,所刊载的文艺作品在质量上较有保证。但不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应正视文艺传播渠道发生新变所带来的影响,因势利导,通过媒介的变化和平台优势,进一步拉近文艺创作与时代、现实的距离。
在鼓励人们用文艺的方式对特殊时期、特定形势进行情感表达的同时,笔者更加呼吁文艺精英们积极投身时势现场,切身体验和融入正在进行时的事件,通过多元渠道、多种方式积极创作、推出优秀作品,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当然,文艺创作是个体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和拒绝的自由;但身处同一个生活现场,我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在场者”,周边的人与情、事与物,无不相互牵连,文艺家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即便是“时势文艺”,我们一个都不能少,诚如抗疫前线,医生一个都不缺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