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从磨难中铸就中国信仰

□张慧瑜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势头在“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大背景下得到有效控制。特殊时期,恐怕没有人会料到这次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如此大、如此广泛的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4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确实如此,百余年来,中华民族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铸就中国信仰。疫情防治过程中,有成千上万医务人员奋战在疫情第一线,有千千万万人民警察、协警、社区干部在基层坚守岗位,还有新闻工作者、媒体人在疫区提供前线报道,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无名英雄,用自己的行为和奉献铸就了中国精神。

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理想、信念和信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鲜明主张。确实,信仰既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也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和砥砺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信仰是新时代的中国精神,是亿万民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7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始终坚持信仰的力量,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这不仅对于中国彻底改变近代以来积弱积贫的状态,而且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都有巨大的启示意义。从这次疫情防控中,人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经历这次磨难,中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将更强,对“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中国制度也会更自信。

中国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过程形成和凝聚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鲜血炼就的不怕牺牲、自我奉献的意志,是千千万万英雄模范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要有理想信念、社会发展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以及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信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中国信仰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理念,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精神支柱。在这种背景下,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也应该是中国信仰、中国精神的文化载体。

中国信仰包括方方面面,其中有三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共产党员要有信仰、人民要有信仰和青年人要有信仰。

首先,共产党员要有信仰。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取得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回应人民的呼声、接受时代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变质的保障,这才是中国信仰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有精神追求,要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有坚定信仰。近年来,党中央从严治党、大力反腐、加强党风党纪建设,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力举措。正如国庆70周年游行队伍中所展示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一步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安定,走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大路上。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凝神聚力谋发展的情感基础。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党员医务工作者、基层社区党员,都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从行政机关到各行各业,从科研人员到快递小哥,都表现出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念。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为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些战“疫”第一线的逆行者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第二,人民要有信仰。中国信仰的主体是人民,从人民当家做主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真正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庆70周年致敬共和国英雄的讲话中,指出这些英雄身上展现了“忠诚、执著、朴实的鲜明品格”,“忠诚,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执著,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朴实,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这是中国的英雄观,也是中国信仰的典型体现。真正有信仰的人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是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人,是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持之以恒的人。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能够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疫情发生之后,帮助武汉医务工作者解决回家、吃饭问题的志愿司机汪勇,还有无数为了城市正常运转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超市营业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劳动者,都是这个时代最有信仰的无名英雄。这些“平凡中伟大,伟大中平凡”的亿万中国人是新时代的中国脊梁,也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表现和塑造的主体。

第三,青年人要有信仰,这涉及到信仰的传承问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能满足于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新的国家观、世界观。国家观就是中国观,既要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体认,又要对近代以来中国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现代精神有认同,这种中国主体的文化自信是一种在继承中扬弃、在传承中发展的开放精神。国际观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中国长期奉行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这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新时代中国承担越来越多的世界责任,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更多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产生更密切的关系,青年人携带着中国信仰走出国门,让中国信仰变成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平、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次疫情防控中,就有很多“90后”的身影,他们刚刚步入职场,是抗疫的主力军,是新时代的“英雄儿女”。

现实发展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候文艺创作具有预见性,通过对现实的洞察而展望未来,有时候文艺创作滞后于现实,这些都与创作主体如何与现实互动有关。下基层、深入生活一直是克服创作与现实脱节的灵丹妙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时代的书写者、记录者和拍摄者,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化、专业化的写作会衰落,而是为“六亿神州尽舜尧”提供了媒介基础。在疫情防治的关键时期,从磨难中积累的中国信仰,将是一笔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如何把这笔财富转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这个时代的作家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精神铸就中国信仰,中国信仰涵养新时代精神。走过70年风雨的新中国,凝聚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中国和中国人更加自信、更加坦然地面对时代和未来的一次次艰难挑战。

2020-03-25 □张慧瑜 1 1 文艺报 content53950.html 1 从磨难中铸就中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