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社交媒体时代《国家记忆》如何释放新一轮生命力

□温 庆

历史题材类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人文精神和国家意志,涉及价值导向、民族情感、意识形态等较复杂的范畴,因此对其进行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体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作为国内首档国史类节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国家记忆》如何围绕时代热点和历史焦点,为观众呈现出有温度感的历史和正确的世界历史观,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回首2020年该节目播出以来先后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可以发现栏目不仅在选题规划方面有长远性和前瞻性,在纪录片制作上有快速机动的反应能力,而且在后期制作方面结合珍贵史料和影像技术,在宣发方面结合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使得节目一经播出就深受观众好评。

内容立意深远,紧扣重大事件主题

纪录片在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展现出不一样的价值,尤其是在非常时期,其影响力更是不可低估。《国家记忆》的节目选题不仅关注历史,更观照现实。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栏目组推出纪录片《战“疫”》,真实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疾病防治的真实历程。清明前夕,纪录片《国家荣光》播出,旨在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可以说,历史纪录片不仅对当下社会和民众具有启迪教育意义,更是通过媒体的敏锐度将时代气息和现实观照呈现给观众。它不仅映照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时代。

此外,《国家记忆》还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历史事件。在《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之际,栏目组适时推出《一九五八炮击金门》,首次深度、全面、权威地披露炮击金门这一军事行动的历史内幕。在解放海南岛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解放海南岛战役》重磅上线,全景再现了那场渡海登陆作战的辉煌。纪录片在回顾历史,也在正视当下。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我们要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珍贵历史史料,讲述国家发展成果

《国家记忆》采用真实再现、历史资料画面、亲历者口述以及数字影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历史的真实性,向观众展示了大量真实而不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画面,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果。

节目选取代表性很强的采访对象,他们或是事件的亲历者,或是对事件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专家,或是当事人的亲属。通过他们的口述还原当年的历史事件,使节目真实而有温度感。纪录片《大国仪仗》就是通过大量亲历者的采访,刻画出一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中国仪仗队形象,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发展成就。纪录片《周恩来与中共隐秘战线》通过专家解读及亲历者后代的口述,还原了中共隐蔽战线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共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精神特质。

同时,节目融合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在吸引观众的同时,带领观众穿越回当年的历史场景。纪录片《远望号》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还原了当年“远望号”发展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让人在感叹拼搏进取的航天精神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对建设航天事业的支持和重视。

多元立体传播,塑造观众集体记忆

置身于融媒体传播时代,为给观众献上最真实、最逼真的历史文化大餐,不断拓展节目影响力,《国家记忆》积极落户抖音、快手、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挖掘符合年轻用户心理需求的内容角度,用小视角展现大时代,在弘扬革命文化方面走出了一条喜闻乐见、影响深远的传播之路。

通过入驻社交媒体平台,节目内容得以最大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直观、生动和及时的特点赋予节目内容本身更强的传播能力。节目播出期间,抖音话题(如#主权问题,不能谈判#等)、快手短视频(如#周恩来未雨绸缪#等)、微博热搜(如#为人民海军庆生#、#90秒带你了解中国第一天团#等)层出不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当前,国史和时代正面临着年轻化传播的关口。国潮回温之下,《国家记忆》通过年轻化包装,从当下年轻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出发,在新媒体上实现了内容与正向价值的传播,塑造了年轻受众的国史观,加强了他们关于国史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怀,在社交媒体时代重新释放出新一轮的生命力。

影像记录是当下记录历史的最好手段。用真实的历史资料和影像为后人呈现重要的历史瞬间,比任何表达方式都更为直观和震撼。《国家记忆》栏目始终坚持从选题着手,紧跟时事热点,紧扣历史节点,融合珍贵史料和融媒体传播途径,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奋斗历程,承担着记录国家史、民族册、人物志的时代使命。在历史虚无主义若隐若现的当下,它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通过史实的讲述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凝心聚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06-05 □温 庆 1 1 文艺报 content54980.html 1 社交媒体时代《国家记忆》如何释放新一轮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