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谭

编纂中的语言处理问题

——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四川卷》为例 □李建中

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的艺术。将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作品记录整理、编纂成册,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间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在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采录和整理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人将传承人口述的故事肆意进行加工创作,使原本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摇身一变成为语言雅致、文采飞扬的书面文本。另一方面,又有一部分人过度强调忠实记录,以致出现语言重复啰嗦、逻辑混乱的情况。那么,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编纂过程中该怎样对待和处理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呢?在此,结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四川卷》的实际编纂情况,谈一谈我们在语言甄别、梳理和方言处理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甄别语言

民间故事是口头讲述的,所以,故事的语言通常是通俗活泼、随意性强,较多地使用语气词、方言词、俗语、谚语,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基于此,我们对明显经过加工、语言过分“文雅”“古朴”或“拗口”的作品,一概不予收录。2019年,我们在向全省征集故事时,收到一篇《洞窝轶事》,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母刘氏,聪慧贤德;子邝吉,勤劳朴实,天资过人。家道虽贫,然刘氏辛勤耕织,终供子完私塾而至秀才,乡人夸赞。然世风不古,而吉耿直不阿,颇憎以财通路,极恶以媚取宠,是故再无进取……”如此的“复古”语言,显然远离了传承人口头讲述的语言原貌,这样的作品坚决不收。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讲述者,其语言风格会有很大不同。以彝族魔法故事《神灯》为例,里面有这么两段话:“大雁来了几次,树叶落了几次,惹达慢慢长成小伙子了。坡上的羊儿咩咩叫,是要找配偶了;林中的野鸡绕圈跑,是要找伴侣了;长大成人的惹达哟,也该成家了。”“她的歌声落在海子里,鱼儿停止了游动;她的歌声传进森林里,鸟儿停止了鸣叫;她的歌声飘到天空中,云朵停住了飘动;她的歌声传进惹达的耳朵,惹达的双脚迈不开了。”如此优美的语言、漂亮的修辞手法,如果不了解实情的话,我们会怀疑这样的语言是否经过了整理者加工润色。而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吉克吉波(彝族,82岁,识古彝文),是越西县一位德古(通晓习惯法的民间纠纷调解人),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日常生活中,格言、谚语张口即来。这样精彩的故事作品,我们自然要收录。

梳理语言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编纂,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传统民间文学的精华读本。所以,我们一方面强调“忠实记录”,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忠实记录”所束缚,需要对忠实记录的原始讲述语言进行一番认真梳理。

对故事语言的梳理,首先要做的是改正错讹或缺漏字词。由于讲述、翻译记录、排版印刷等原因,我们面对的各种故事作品,通常都存在不少错讹、缺漏之处,这需要我们做认真的改正工作。

对故事语言进行梳理的另一项工作,是在不改变讲述人语言风格的前提下修正芜词冗句。根据《大系出版工程工作手册》要求,编纂者有对其进行“适当删减”的权利和责任。我们对待不规范词句的态度是:无需赘言。比如寓言《蛤蟆想吃天鹅肉》里,有一句“病确实当真终于好了”,意思重复,去掉了“确实当真”。当然,对“适当删减”的理解,并非越简单越好,而是要把该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因此,对故事语言进行梳理,还需要对那些没表达清楚意思的语句或者不符合逻辑关系的内容进行规范。在故事《红宝石》里,有一句“请给我妈一点衣裳吧”,单看这一句话没有问题,但下一句是“母子俩于是换上了新衣裳”。显然,应该将其修改为“请给我们一点衣裳吧”更符合逻辑。

保留方言

不同地方的民间故事,是用不同方言表达的口头语言艺术。用地道的方言记录民间故事,可以尽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最大限度体现民间文学的口述特点与地方特色,以及民间文学的自然美。所以,我们在编纂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保留好方言词汇和语句,并为方言词汇和语句做好必要的注释。

四川方言极其丰富复杂,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川话以外,还有土广东话、老湖广话等。与此同时,部分藏、彝、羌等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着与四川话口音接近、带着浓厚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言。采录自各方言区或方言岛的民间故事,携带着许许多多的方言词汇或语句,有的已经做了注释,有的做了注释但欠完整或欠准确,有的还没有做出注释。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编纂工作中做补充和完善。比如,我们增加了这样一些注释:“遇缘”(碰巧的意思)、“倒还”(倒过来、反过来的意思)、“生起”(发生、出现的意思)等等。

下面,就四川故事里使用频率特别高、知名度较大的几个方言字做一下说明。首先是“杷”(本应该是“火”字旁加一个“巴”字,但各种字库里都找不出这个字,这里暂用“杷”代替):读pā,形容词,是“软”“软和”的意思,“硬”的反义词。常用的组合词汇有“杷红苕”“杷桃子”等等,最著名的组合是“杷耳朵”,指的是那些凡事都听老婆的话、耳朵早已被老婆揪软了的男人。

另有一个“倒”字,在四川话和四川故事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一般跟在动词后面,与助词“着”的意思相同,表示动作的持续。如“跟倒我走哈”(跟着的意思)、“看倒看倒要过年”(看着看着的意思)。我们编委会也讨论过是否可以用“到”字取代,注明读三声,但如果那样,不但失去了四川方言的地方味道,词性和意思都走样了。所以最后一致同意保留方言“倒”字,添加注释。

除此之外,还有“扌老”“跍”“公式”等方言字词,在故事里经常出现。这几个字,各种输入法的字库里都找不到,我是通过在手机上用手写方式输入识别后传到电脑上完成的。“扌老”:意思就是“扛”,主要指单肩扛,有一篇故事就叫《扌老起半截就开跑》。“跍”:读gū,动词,蹲的意思。德昌县故事《傻男人和马鹿》里,有“男人还跍在地上站不起来。”“公式”:读kàng,动词,“盖”的意思,将锅盖或其他东西盖下去的动作就叫“公式”。

少数民族故事的译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音译的特殊词汇,这也需要我们做好注释。如彝族故事中,便经常出现“沙伍”(对丈夫的称呼)“媳嫫”(对妻子的称呼)等词汇,均需一一做注。

理解了民间文学自然清新、充满泥土芬芳的语言特点,我们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的编纂过程中就会自觉地、更好地甄别语言、梳理语言、保留并注释好方言,更好体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2020-06-29 ——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四川卷》为例 □李建中 1 1 文艺报 content55288.html 1 编纂中的语言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