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与争鸣

中西文学比较视阈中的湘域作家研究

——评罗璠《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文学》 □龚军辉

罗璠教授的《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文学》是一本采用比较文学方法,对中国当代湘域作家进行系统研究,并给予分类归纳、梳理总结的力作,不仅综述了其成败经验、探索了其发展轨迹,而且将其置于中国乃至世界文艺思潮的广阔背景下,追根溯源、纵横比较,展示了其前景,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部能为湖南文学的解读指点迷津的论著。

一般的作家研究往往聚焦于文本,或对作品进行评析,探究作家的创作动因与旨向,或发掘作家成长历史,总结归纳其思想脉络、气质特征,为其创作找到生存土壤。但罗璠的《中国思潮与湖南文学》一书却另辟蹊径,作为对区域性当代作家的研究成果,他将其置于中西文学比较的视阈中,上视阈线为西方文艺思潮,下视阈线为湘域作家作品,在一个涵盖世界、中国、湖南、某人(某品)的语境场域里找到切剖点,对其进行解读,从而为湖南文学整体把脉,寻找成因与特质,给人以借鉴与欣赏。

具体来说,西方文艺思潮是其解读湘域作家的钥匙,在其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中国非湘域作家作为湘域作家的参照物,在主体性情、气质、旨趣、作品呈现风格、艺术特征等的比较中,具有了对照省察、引领探究的功能,而区域文化的培育、个性品质的陶冶、艺术潮流的吸收、时代场景的限制以及主体的创造精神,正是造就湘域作家创作异彩纷呈的主因。这是全书得出的结论,也是研究中一以贯之的解读方法。尤其在分析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四种对中国文艺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潮中,罗璠不仅分别对其进行了剖析,分析周立波、莫应丰、谭谈、翁新华为代表的写实文学呈强劲姿态吸收了湘楚文化经世济用的精髓,沈从文、田汉、彭见明、韩少功、孙健忠、蔡测海、盛可以等人的浪漫主义与湘楚血液中的浪漫风韵一脉相承,残雪及姜贻斌《月光》、盛可以《北妹》、孙健忠《醉乡》等作品中的现代主义维度印证了作家对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吸收,而何顿新市民小说、田耳《风蚀地带》及残雪的寓言式小说又坐实了内陆作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的文化选择与价值迷失,而且他注意到了男女作家的差异,在对蒋子丹、琼瑶、叶梦、残雪等女作家的审美追求与沈从文、王跃文等男性作家的女性情怀进行比照后,他既提出了父性权力在场对于作家创作的压力与动力,又对性别叙事中的作家内省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以湘域作家为研究对象的比较文学论著,《中国思潮与湖南文学》中最为突出的是连环对比,最重要的是从外到内的三个场域。最外圈是世界文学场域。譬如讲到现代主义中作家的文化选择,作者将卡夫卡与残雪的进行观照,得出结论,“一方面,卡夫卡的作品激发了残雪对纯艺术的追求;另一方面,通过解读卡夫卡的作品,完成了对卡夫卡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也完成了残雪创作的文化选择”。中间圈是中国文学场域,最关键的是两个,一个是中国作家的内部对比,讲到卡夫卡的现代意识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作者将宗璞、余华、刘索拉、张辛欣等非湘域作家与残雪的作品进行对比,得出论断,“残雪与卡夫卡在灵魂深处的相遇与感应,让西方渐渐远逝的现代主义背影在残雪的小说中日渐清晰明朗,残雪与卡夫卡构建起了百年现代主义西方与东方的一道独特风景”;另一个是将“湘味文学”与“汉味文学”这两个皆很好地承续了屈原浪漫主义气质的区域文学进行比照,得出湖南当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最内圈是湖南文学场域。作者在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发现长沙、岳阳、益阳、湘西、娄底、邵阳、郴州等地作家的内在差别,例举叶紫、周立波、莫应丰、周健明、曹旦昇、陶少鸿、刘春来等为代表的益阳作家与沈从文、孙健忠、田耳、彭学明、于怀岸、龙宁英、向启军等为代表的湘西作家进行对比,在艺术视域、乡土场景、方言表现等具体方面逐一对照,从而回答了“湖湘文化的地域性催发了湘域文学的品格与风情”这一重大文艺课题。

无疑,正是通过作家作品的比较,并站在中西文艺思潮的高度上看待湘域作家,罗璠的《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文学》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并召唤人们对区域文学进行继续解读。

2020-08-17 ——评罗璠《中国文艺思潮与湖南文学》 □龚军辉 1 1 文艺报 content55962.html 1 中西文学比较视阈中的湘域作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