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触碰到观众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处

□张 波

话剧《因为有你》的主题“站位”高。一开场,江苏医疗队“援驰”武汉的一幕,犹如一篇“广播长书”,将所有人物的身份和经历深情道来。在这之前,南京市话剧团请来年长资深的知名编剧和导演,从“小”处着眼,从“微观”透视“宏观”。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的这部作品由擅长编剧的院长亲自披挂上阵,并邀来年轻的先锋导演挥舞“大手笔”,拿捏“小片段”。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大家”和“大作”,才能相继推出同题材的两部原创大剧。

说实话,此类题材的剧太不容易入手了,写不到位,不成剧,反成“朗诵剧”和“音诗画”。用力过猛,过于虚构成纯粹戏剧,加入太多导演主观手法,又会脱离真实,误入另一种舞台艺术的极端。笔者一方面怀着对“省话”一种不由自主而且浓烈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还怀着一种莫名的惴惴不安,担心会承受那种比较之后的某种虚空和落差。结果非但没有,反而被“省话”这部剧重新鼓起了信心的风帆,为这群与自己有着妙不可言的“血缘”关联的话剧人,击掌称道。

首先我想对编剧说一句:你成功了,娴熟了,也借机“超凡脱俗”了。对这部剧导演的选择首先奠定了能“做大”“做优”这部剧的强悍基因,你们之间的合作是智慧与智慧最巧妙的默契,也是一次趁势而上、借力而为的最佳机遇。编剧的家国情怀,加上导演的艺术积淀,两位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造就了这部剧的“大义”、“大气”和“大志”,成就了一部抗疫题材原创话剧的史诗价值观。同时,这部剧还承载起了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危急灾难的责任,正面、正视、正能量地反映现实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和向上精神。

某种意义上说,编剧和导演其实是在亲力亲为、比肩前行去完成一场“向死而生”的戏剧探索。好在他们最终结伴而行,历经磨难,收获了新生的喜悦、话剧的阳光。显然,导演在原作的基础上,毫无保留地放出了他的几个“大招”。

首先,将自己所领悟的关于这部剧的戏剧内涵,巧妙渗透在舞美创意和呈现上。两层联排式落地窗是这部剧舞美手法的“高级”所在。加上背景画面上的视频以及前景偶尔转换的场景,让舞台的戏剧空间灵活多变,又极其符合疫病带给每座城市的静默、人际的隔膜、呼吸的局促、生活的无奈、生命的无常和病毒的恐惧。背景视频看上去像舞台视像的“附属”,甚至被两层框架结构割裂得“支离破碎”,但这正是“病毒”带给我们生活视像中的一种“残缺”、一种“怪异”、一种“悲切”。

其次,是导演所钟情的几段背景音乐,尤其是那首带有地道湖北口音的男声唱出的武汉民谣,用在两段重头戏上,恰如其分,又恰到好处。浓重的鼻腔共鸣汇聚成脑后音的湖北方言,在一把吉他的伴奏下,低回婉转,又隐隐作感伤的旋律,正如为该剧量身定制一般的贴切。每当歌声响起,都会将戏剧场景和剧中人推演到一种浓浓“烟火气”的都市日常生活,推向普通人生活如常的那一面,既如实又深刻,一股暖流禁不住涌上心头,立马触碰到观众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处。

第三,从一开始,导演对演员高度信任,任由演员在剧本的提示下自由发挥,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依据和戏剧动作,这也是导演面对一群陌生演员的一种深度观察和提炼。等他对每一位演员有了足够观察和认知之后,也等到每一个演员在他不断调教下,逐一“爆发”后,他很快从一种看似懒散的状态下,迅疾跳转到自己熟稔的洞察和挖潜上,“点石成金”地将每一位演员调节到他驾轻就熟的“频点”上,把握好他们每段对手戏之间的“尺度”和“火候”,进入他的“熔炉”进行“淬火”和锻造。这一切让演员们与他逐渐建立起彼此间的信赖和契合,一同去完善创作,尽可能完美地加以呈现。

如果该剧的开头和结尾还能有更好的手法去呈现“正能量的心声”,如果在几段故事中再增加一些“燃点”,如果那几处不尽人意的细节再能有所修缮,它的品质和成色还会更好。笔者有理由相信,参演这部剧的所有演员都会有所受益。赶上一个好时代,又赶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大戏剧题材,还赶上这么一部好剧作,这些无疑会让每一位参与者获得创作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一台“群戏”里,还能尽显出各个角色的风采,又不显得过于“突兀”,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这部剧是站得住脚、镇得住台的。剧场出来,带着那颗久久平静不下来的“疫动的心”,怀着亲身经历过的“疫动的情”,笔者在内心由衷满足,又看到我们的“省话”推出了一部好剧。

2020-08-19 □张 波 1 1 文艺报 content56007.html 1 触碰到观众心底最脆弱的那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