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华文文学

浙江举办木心研究与华语文学教育论坛

11月27日至29日,“离散与回归:木心研究与华语文学教育论坛”在浙江桐乡市举行。会议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省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协办,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承办。

近些年来,随着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小说集《豹变》和《文学回忆录》等著作的出版,“木心热”持续不断,拥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但是,木心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充分关注。因此,浙江举办了此次论坛,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同济大学教授钱虹、东南大学教授姜耕玉等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木心的文学成就和华语文学教育情况进行研讨。由于疫情原因,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童明、澳门大学教授龚刚等学者以视频或提交论文的方式参加。张邦卫、王茂涛、褚万根、俞春放等主办方代表与会。

在论坛上,陈子善“从木心评张爱玲说起”,介绍木心如何评说张爱玲的文学脉络,认为这体现了木心开阔的文学眼界。钱虹将木心的散文风格概括为“寓深沉丰腴于平淡朴素之中”,认为木心的创作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姜耕玉谈到,木心把文学视为信仰,而这份信仰与虔诚又决定了木心思想的独立姿态。王学海、杨向荣也分别结合木心的作品,谈到了木心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观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其他与会者也各抒己见,有的关注木心作品的“不可凑泊”之美,有的则梳理木心对庄子、周作人等人思想的继承,还有的针对当前的文学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这导致人们的专注力不断削弱。因此,需要更多的文学教育者呼吁学生们沉下心来,回归经典阅读,在此基础上再去接受不断更新的文学知识。我们需要保持对文学的一份纯粹之心。

会议期间,赵思运主编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救出自己——木心的文学世界》、杨大忠的《木心十七讲》、夏春锦的《木心考索》《文学的鲁滨逊:木心的前半生(1927—1956)》四部著作首发。为了更好地研究木心,释放木心作品中的文化魅力,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木心研究中心、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桐乡市图书馆五家单位联合发起倡议,成立木心研究联盟。 (黄煜榕)

2020-12-04 1 1 文艺报 content57644.html 1 浙江举办木心研究与华语文学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