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专题

文学的人民性与新时代的文学批评

□桫 椤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常被比喻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面对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感召和艺术的吁求,文学批评如何“展翼”和“转轮”,是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成为一个文艺批评概念之前,在马克思那里,人民性是被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提出来的,他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之二中写到:“所以这些哲人和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的塑像一样极少人民性;他们的运动就是自我满足的平静,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同他们对待实体一样地客观。”这里的人民性没有体现在那些脱离普通人、对社会大众没有情感的人身上,因此这段话同时隐含着马克思对人民的理解。在我国,人民通常被用来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现代汉语词典》),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内涵变得更具体,以及更具从实践上加以理解和把握的可能性。有批评家在谈到读者和人民的关系时提出,“人民还意味着属于同一个共同体,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传统和共同的价值观把我们连接在一起。”在这个角度上理解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就是指那些认同民族文化身份和传统价值观念,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对人民饱含深情的作品所具有的普遍的思想和艺术特性。

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是从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中继承而来的,在时代生活的锤炼和淘洗中得到发展和升华,呈现出新的特质。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当前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伟业,以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都为人民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人民为什么需要文学艺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有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这不仅回答了人民需要文艺和文艺如何回应人民需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层面上,更从生活与文学的关系角度提出了评价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的价值标准和美学标准。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融入全球化浪潮中,农耕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受到冲击;伴随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生活方式成为时尚并得到普及,传统礼教文化和道德观念面临新的挑战,商业和技术文化催生出新的伦理道德情感。在这一背景下,个体取代集体成为社会的主要单位,人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对世界的看法、生活的期待和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多种多样。从文学的细部而论,环境的典型性呈现弱化态势,以对“现实的反映”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经典现实主义创作,难以寻找到可以代表整个中国全貌和中国人生活的典型环境,亦难再以大一统的方式表达多样性的个人情感,更不宜表达出人民对当下和未来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理想期许。在典型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的经典现实主义,被改造为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和写作手法。在新的历史时代面前,文学实现对新的人民性的建构和表达,需要创造新的美学标准和表达范式。进入新时代,文学如何反映、表达和建构起新的人民性,是摆在作家和评论家面前的新课题。

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词典》中,文学批评被定义为“是研究有关界定、分类、分析、解释和评价文学作品的一个总的术语”,而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鉴于文学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文学批评绝不仅仅是文学的内部活动,而同时对社会文化有着重大影响。先秦诸子、汉魏文士对于文艺并非系统化的评价和论说,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难以剥离的组成要素,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文学批评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基之初,以及形成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所蕴含和表现出的价值观念,正是人民认同和坚守的最强大的传统力量之一。因此,文学批评在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解读、鉴赏和评价的同时,更肩负着对人民性加以指认、辨析、阐述和传导的使命,而将这一使命放置在时代语境中,其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出来。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互为支撑,经历长期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设,我们有了更多的中外理论工具来解读和阐释作品。在文学批评中,一方面我们要广泛吸纳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指导批评和创作,既要实现中华文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要变“西化”为“化西”,形成有时代特色的理论评论体系;另一方面,假如我们承认文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时代、地域和民族的多元文化会催生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和主题表达形式,当下的文学批评就应当回到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现场中来,以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审视当下的中国文学及其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不仅要从中发现独特性、规律性的美学变化,更要善于发现其中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力量。

文学批评要处理好人民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关系,好的文学作品,其对人民性的书写一定寓于审美性之中,别林斯基说过:“人民性算不得真正艺术作品的优点,只不过是它的必要条件。”既肯定了人民性作为文学的内在规定性,也指出了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文学批评时,仍然要从审美的角度把握作品,既要肯定正面反映社会生活、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也不因为一些作品含有讽刺、批判的内容而无视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批评是建构的方式之一种。而对于一些集中表现社会重大活动的主题创作作品,更不能因为其主题上的“政治正确”而在批评中束手束脚,不敢说真话,忽视其艺术表达上的缺陷。

新时代的文学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革,是文学赖以存身的媒介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互联网作为人文工具和公共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文化结构,科技支撑下的数字媒介功能致使文学面临诸多始料未及的新变化,网络文学的崛起只是这种变化的极端表现。更严重的是,人类思维、审美和表情达意的传统方式正在被裂解,深度影响了文学的发生、传播、接受的过程、方式和效率。过去强调的文学的雅俗之分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时代风潮分不开的,雅与俗或精英与大众之间并不是截然相对的,在印刷媒介中存身的严肃文学及其审美范式与大众接受之间产生隔膜,制约因素更大的是在表现方式上,而非内容和主题上。网络时代的文学需要寻找到适应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表达,才能重新赢得人民中的大多数读者的青睐;文学批评也只有在网络上的众声喧哗中增强有效性,才能实现肩负的初心和使命。

2020-12-09 □桫 椤 1 1 文艺报 content57732.html 1 文学的人民性与新时代的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