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作品

嵖岈山石头记

□金仁顺

嵖岈,有点儿张牙舞爪的意思,被用来命名一座山,嵖岈山。“嵖岈”二字,只这一个用途,只属于这一座山。

有点儿牛!

嵖岈山名字狂放,体量却并不大。景区面积52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786米,跟“崇山峻岭”、“巍峨壮丽”不搭,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不搭,至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不搭。

它独踞中原,自成一格,说“袖珍”可能说小了;说“玲珑”,正好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个“仙”,不同的山有不同的解释,黄山是山、松、雾;泰山是“小天下”,庐山是瀑布,长白山是天池,珠峰是世界最高——嵖岈山的“仙”,仙在石头上。嵖岈山石头好看,还不是一般的好看。山与山之间,峰与峰之间,起伏婉转,巍峨峻拔。有些石头浑圆,有些石头陡峭,有些石头俊逸,还有些石头象形,给人增加了很多想象和谈资。山体不大,但姿容绝丽,峰峰有奇石,石石挟仙气。石上泥少,树长得零零星星的,峰与峰之间的凹槽处才有树林,规模小,远远望去,像是补充和点缀;山脚下倒是林木茂盛,玉带似的,既是嵖岈山与几个湖之间的胶带,又盛载了“苍石眠绿莎”的想象。天磨湖、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环绕着嵖岈山,湖都不大,山湖合体,交映成趣,湖水把山峰摩挲出了温润之气,山峰倒映湖面,让湖水减了寂寞,多了蕴藉。围湖绕山,安步当车,也不过四五个小时就能走完一圈儿。小山小湖,落在偌大的中原腹地,宛若一个精致盆景。

中国不缺高山峻岭、大江大河。毕竟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大开大合是常态。大门大户里面,虽说也是由一个个景观组合起来的,但总归还是整合归一的。说起来,嵖岈山山湖相映的情景,从单独的几帧照片上看,很容易被混淆成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部分,桂林山水,山也是小山,也多奇石,风景殊胜,所以有“甲天下”的名头。山在水里,人在舟中,移步换景,湖光山色平铺开来,像一幅水墨。可这幅水墨太巨大了,怎么画都画不完,画不满,画不全。初入湖时,明秀入眼,但转来转去,风景相似,无边无际,心情难免丢三落四起来。

嵖岈山却不是,山不甚高,水不太深,但独门独院,自成一格。它是“小确幸”类。年轻人四处旅行,勇攀高峰,自有三山五岳,以及其他的名山大川去探险;嵖岈山属于中老年人,或者说,有阅历的人,风月无边,听过、见过、经历过,风景略有不同,意思相差无几。明月照进所有的松间,清泉流经石上,哪里又缺少过叮叮琮琮?险峰处固然风光无限,眼前有景,又何必舍近求远?

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就会觉出嵖岈山的好。没有阔大高险,但山水林地,自在圆满。它处于中原腹地,存在了上亿年,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崛起沉浮。兴亡看多了,嵖岈山又何尝不是个道场?更何况嵖岈山还很好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意趣,四季风情各有不同,“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嵖岈山宜赏宜叹,茶酒诗歌都适合。不理它,也无妨,“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苏州旁边有个花山也不高,也是“小确幸”类。春秋时期,老子提及花山,“可以度难”。这一句“度难”,给花山镀了金,成为名人雅士追捧的所在。东晋时,高僧支遁在花山放鹤养马,马驰于野,鹤游于天,支遁的破衣烂衫成了风骨高标的标志,王羲之欣赏,名士佩服,皇帝青眼相加,风头一时无两。清朝时,康熙乾隆都去过花山。

据说乾隆帝也来过嵖岈山,还来过三次,但没留下什么诗句墨宝。倒是明代礼部尚书许瓒留了句诗:“嵖岈山秀寻仙踪,隐隐云壑十万峰”。许尚书把嵖岈山定位得高大巍峨,估计他来看山的那一日,山雾弥漫,景色迷离,许尚书心情澎湃。

嵖岈山山秀,秀在石头上。

平常的山,多是山林一体,树树弄色,山山落晖,交织成景;嵖岈山地质构造年轻——这个年轻,也已经是几亿年了——石面还未来得及被日光蚀化成泥,绿植星星点点,未能变成绿毯,覆盖整个山体,嵖岈山不是“青山”,而是石头山,奇峰峥嵘,姿态万千,有璞真之美。也恰因为这些石头,嵖岈山成了“中原盆景”。

中国人爱石头,石头里面有珍宝。美玉、翡翠、玛瑙、绿松、青金——哪一个不是藏在石头里面?石头外表相似,浑圆、朴拙、尖削、笨重,甚至丑陋,内秀却多姿多彩,光华照眼。还有些石头天然地美,小一些的有寿山,大一些的有太湖石。寿山质软温润,颜色如酡如醉,像幼稚小儿或情窦初开的少女;太湖石则是落拓一生的老生,瘦、皱、漏、透,血肉已去,陡留风骨,而风骨,居然这么好看。赏石如赏花。花无百日红,石头却可以沧海桑田。古代文人喜欢在书斋案几上摆石头,清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如果从天上望下来,嵖岈山便是这块石头,镇在中原的中心,清坐无俗气,闲来起清风。

石头故事多。民间有望夫石,传奇有女娲补天。曹丕早在《列异传》里便写到望夫石,缘起是: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女娲补天是上古神话,几千年后,曹雪芹对这个故事做了新的演绎:当年女娲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12丈、见方24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但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便把天补好了。剩下一块石头,自怨自艾,怎么三万六千五百都用上了,惟独我就是那个没用的?正在日夜悲哀,岂料缘分一到,这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变成掌上灵物,携入红尘,幻形入世,在人世间走了一遭,遇见的人,发生的事,写在石头上,故名《石头记》。虽是“满纸荒唐言”,却成为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四大名著里的另外一部书《西游记》里也有一块石头,弼马温触犯天条就被压在石头下,一压就是五百年。后来被放出来,变成孙悟空,陪伴唐僧去西天取经。压住孙悟空的石头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是变成了紧箍咒,变成了佛法。孙悟空是在压力之下最终了悟的。

央视拍《西游记》时,重要的外景地就选了嵖岈山。这里的石头好看,拍出来更好看。其中几个场景,几块石头跟《西游记》里面的故事对应起来,惟妙惟肖。嵖岈山有意打造自己的《西游记》元素,取经的师徒形象在嵖岈山随处可见。跟名著沾边,蹭蹭热度,倒没什么不好,但也没太大的必要,这么好的山水,被一部小说——哪怕是名著——拘住,怪可惜的。

嵖岈山是度假的好地方,山边就有温泉小镇。汤池既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有独立别墅,也有酒店。小镇四周是面积广大的花田。春夏有郁金香百合薰衣草,秋天有桂花,冬季有梅花。白日里花海无边,美则美矣,最好的还是夜里,夜色涂抹掉鲜花的色彩,花香变得清晰,香得烈、香得野、香得狠,飞短流长。泡在汤池里,做一只青蛙,一直煮,煮也煮不熟,倒快被香气洇透了。抬头看,墨蓝色的天空,月如金钩,往远看,嵖岈山影影绰绰,披了夜的斗篷,宛若一个城堡,护城湖水倒映着月光,银色獠牙伸出老长,城堡里面的故事古老又魔幻,《石头记》一出儿接着一出儿。

2021-01-13 □金仁顺 1 1 文艺报 content58250.html 1 嵖岈山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