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

本报讯(记者 行超) 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冯杰,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李勇,以及忽培元、黄传会、王宗仁、范咏戈、赵瑜、李春雷、李朝全、程绍武等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主持。

阎晶明认为,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以超过50万字的篇幅,为一位在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实践家做了传记式的书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写出了李国桢的个人事迹,表现了他爱国、爱家乡、爱陶瓷的精神,还写出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表达了技艺传承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同时,这部作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展现了李国桢成为陶瓷大家之后的贡献。今天,我们反复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它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萧根胜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个主题,并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作为陶瓷发明国的中国,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封建专制长期统治,内忧外患的中国陶瓷日趋衰败,部分著名的瓷种出现断代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名瓷技艺再次焕发光彩,李国祯对此功不可没。《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萧根胜历时6年创作的一部真实、完整的传记作品,共分24章,展示了李国桢为新中国的陶瓷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传奇人生。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该作的情感结构、精神内核、写作范式等展开讨论。大家认为,萧根胜以李国桢的人生经历和事业为线索,既是单线叙事,也具有放射状的结构。作品着重呈现了李国桢在抢救继承、创新开发中国陶瓷传统文化事业过程中的智慧和行动力,以及他探索科学、不惧艰难的追求精神,不计私利、献身国家事业的赤诚情怀。这部作品是中国当代陶瓷烧制历史的文学记录,是陶瓷烧制悠久传统情景的追踪,具有描绘再现辉煌陶瓷技艺的断代史价值。

2021-04-07 1 1 文艺报 content59298.html 1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