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副刊/新闻

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与现实问题

□刘 涛

文学批评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尺,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评判作品的得与失、功与过,文学批评可揭示文学作品的理路,给读者以启迪。

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恒定的一面,也有随时代而变的一面。毫无疑问,对人性、人民性的关注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钱谷融先生在1957年《文艺月报》5月号上发表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认为“文学是人学”是“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同年,蒋孔阳先生在著作《文学的基本知识》中,明确提出,“有没有人民性,就应当是我们评价任何一部作品,包括古典的文学作品,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标准之一了”。钱先生和蒋先生对文学的思考和人性的重视,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他们曾因这些观点遭受莫须有的批评和攻击,但他们不畏艰险,尊重文学规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尤其值得后来的批评家学习。优秀的批评家应该坚持独立、公正的批评观。如果批评家不分作品质量高低,一味地唱赞歌,文学批评将沦为文学作品的附庸。当下,一些批评家,或认为名人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或为获得名人的关注,与其建立联系,不顾作品实际,进行一味地“捧杀”。这些批评家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品格与追求,其评论文章也是违背文学规律和客观事实的。

批评家的思维不应固化,如果只是人云亦云,那么就很难作出独到且有价值的文学判断。批评家要具备广阔的视野,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如在对鲁迅先生《祝福》的评论文章中,多把祥林嫂命运的悲剧归结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上。当然,祥林嫂命运的悲剧与此相关,但是否就可以把两者等同起来呢?与以往的批评不同,杨守森先生对祥林嫂之死进行了较为新颖、独到、全面的解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死,主要是两种力量迫压的结果,一种是自然力量,即致贺老六于死地的伤寒与叼走了祥林嫂儿子阿毛的狼;一种是社会力量,即邪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及其不自觉的帮凶柳妈……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或阿毛没有被狼叼去,或鲁四老爷给以仁慈,或柳妈给以心灵的安慰,祥林嫂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而这四个关节中的病灾与狼患,却无论如何是难以和四大枷锁、封建礼教之类扯上边儿的。”这一解读更能体现出作品的内在逻辑,挖掘出作品的丰富意蕴,拓宽了对《祝福》研究的新视角。胡风曾提倡作家要与客观世界进行“肉搏”,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批评家又何尝不应该具备“主观战斗精神”,与作品进行“肉搏”呢?批评家只有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文学作品做出更加全面、独到、合理的解读。

与思维固化相近,有些批评家会用既定的某一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形成理论先行的单向度批评模式。随着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批评家有了更多探索作品的新钥匙。但需警醒的是,毕竟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不能把某一理论生硬地套用到所有作品中去。

文学批评还存在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切中骨髓的问题,这与批评家的文学素养与批评功底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重内容轻形式的观念,语言的晦涩、程式化,批评术语的错用、混用、误用等方面。

重内容轻形式的观念。正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确实是表现的,但是如果没有构形,它就不可能表现。”文艺需要去表现内容、情感、思想,但也要考虑如何去表现,表现方式和技巧不同,产生的文艺效果和价值也会不同。从文学的本质来看,它归根到底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批评当然要关注内容,但也应该关注其形式。我们知道,诗歌有着“文学中的文学”的美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因为诗歌最为注重形式之美。透过对新诗的批评文章发现,批评家更多关注新诗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文学理念、情感与思想,较少关注诗歌应该怎么写,即诗歌的形式问题。正如洪子诚先生指出的:“新诗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形式,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还没有形成新诗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些观点都反映着对新诗的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特别是当代新诗,在凝练美、音乐美、雅致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诗评家应重视新诗形式美的建构。当然,在文学批评中,如果只是重形式,而轻内容,那也是不可取的。

语言的晦涩、程式化。文学批评的语言不应苍白无力,无关痛痒,也不应晦涩艰深,拗口难懂。翻阅当下批评文章,我们会发现不少文章的语言晦涩,让人难以理解。还有一些批评文章,有一定的程序可寻,程式化严重,文学批评犹如批量生产一样,对不同作品的批评都可套用同一模式,丧失了文学批评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所以,文学批评的语言首先要明白晓畅,在此基础上发挥批评家的文学素养,写出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精品力作。

批评术语的错用、混用、滥用等。例如,在诗歌批评中,“诗意”一词经常出现,“富含诗意”“诗意盎然”等评价屡见不鲜。可诗评家不顾具体诗篇有没有引起读者的想象,有没有把读者带入到诗性精神空间,有没有打动和感染读者,只是过度使用“诗意”一词,进行肤浅、浮躁的评价。

综上所述,批评家要尊重文学发展规律,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自身主体性,敢于追求真理和讲真话,打破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单向度的批评模式,深入作品内部,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和艺术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2021-04-14 □刘 涛 1 1 文艺报 content59398.html 1 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与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