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周做编剧的剧本总有惊喜,《烛光在前》也不例外。《烛光在前》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张太雷的真实人生为原型,以张太雷的夫人陆静华为第一主人公,以她对三个子女要去投身革命的三次挽留、三次离别为主体展开叙事。剧中没有太多的笔墨正面描写张太雷,甚至他直到最后一折才出场,但他又无处不在。
罗周以一个革命者的妻子作为切入点,她说:“这次我回归到最朴素的表达,张太雷一家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真实的细节,已经构建了作品的骨架,丰盈了作品的血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那些曾经鲜活过,用尽力气生活过的生命本身呢?那些真实的细节让我非常虔敬地理解他们、感受他们。”她确实是用最朴实的词汇创作出了一个最不平凡的母亲,同时折射出了共产党人为信仰前仆后继、舍小家为大家,贡献出自己所有的精神光辉。《烛光在前》作为一部“献礼”作品是独树一帜的,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烛光在前》秉承了罗周一贯的四折一楔子的形式,简洁明快地凸现了一位母亲、一位革命者的妻子怎样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庭和儿女、丈夫的事业和信仰。也让观众关注到了一个我们很少关注的人群。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党人的妻子更多的是守望,她们凭借心中的一点烛光,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牺牲。
陆静华与儿女和丈夫的四次离别、四次挽留,虽然同是离别和挽留,但是却各不相同。第一折剪信,二女儿张西蕾(梅)“愿迎风火赴疆场”“敢投此身入烘炉”,态度十分坚决。作为母亲,谁“忍娇儿蹈兵锋”?她态度也很强硬,再三叮嘱张西屏“看着她”“看紧她”“看住她”!但伤心之余,她“剪信”交给女儿,并告诉女儿哪里才是她应该走的路。孩子们疑惑母亲的行为,早有准备却为何反对,母亲说:“却总想留你一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充满了无奈、隐忍和爱。第二折中,张西屏收到妹妹从延安的来信,被兴奋和向往冲昏了头脑,她与母亲的一段对唱堪称精彩,女儿讲理想,母亲讲做萝卜干,很接地气,但是暗藏人生哲思,两人貌似各述心曲,但是又暗藏交流,虽是言外之意,又是情理之声。最后陆静华说:“你想去就去吧。”面对女儿的惊异,她的回答是:“我留过了……”也许是有了二女儿的前车之鉴,这次离别她平静了很多,但更多的还是无奈。最后张西屏选择了走母亲的路,她说:“他们去走爹爹的路了,就让我来走姆妈的路吧。”催人泪下。第三折,儿子张一阳的离开,惟一的男丁要上战场,意义是不同的,但是作者偏偏让他们的分别不是面对面的,别具匠心,唱词也十分经典、感人。第四折闪回到张一阳出生之前,陆静华对张太雷的挽留,这也许是她对丈夫的惟一一次任性,这一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柔弱和强大,还有一个革命者面对家庭瞬间的徘徊。
罗周简直是“创作天才”,她可以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牵挂、不舍到放手表现得淋漓尽致,尺度把握得也很精准,没有嘶吼和纠缠,仅仅是淡淡的几句话,却获得了比呐喊更能击中人心的力量。最后一段诗化的唱词,情感细腻、文辞优美,是可以在戏曲文学史上留下一笔的经典唱段。
张太雷29岁牺牲,可用的材料很少,但是罗周十分智慧地从他的妻子入手,将星星点点的史实结合合理的虚构,串联成了一位母亲的史诗。不同于大部分革命题材,《烛光在前》没有惨烈的战争和豪言壮语,而是通篇表现儿女情、夫妻情,充满了生活质感。
陆静华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嫁给张太雷之前字也不识一个,之后丈夫教她识字,潜移默化当中张太雷的种种思想对她有很深的影响,儿女虽然不知道父亲是谁,但是父亲的思想却又由母亲在潜移默化当中传播给了他们。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不光是两代英雄,还有两代母亲。就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默默地滋润、渗透着每一个人的心和情,在脉脉温情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