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询唤与反询唤

——《小舍得》中的双重镜像 □胡 祥

近期,家庭教育剧《小舍得》收官,这部继《小别离》《小欢喜》之后首次反映小升初阶段学生和家庭的作品,从开播就引起热议,贡献了不少“名场面”。为何?关键就在于它以一种硬核现实主义态度再现当下教育内卷的现状,以艺术手法实现了对社会现实、人情伦理的双重镜像投射,询唤起受众的焦虑,同时也以反询唤的姿态表达了作品的应有主题与价值。

作品的第一重镜像是对社会现实的直观反映。近年来教育题材电视剧频频出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教育和人们生活关系太过紧密。正如《小舍得》原著作者鲁引弓所说:“电视剧就像镜子,映照出现实中的自己,映照出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小升初是孩子教育的关键阶段,每一次相关教育政策的调整出台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小舍得》就是从现实中提炼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田雨岚、南俪、米桃三组不同家庭,以一种生活流的写实主义方法描摹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比如,田雨岚和南俪为了让孩子能升入名校,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校外培训机构金牌班补习,南俪和夏君山为了能够获得学区名额甚至可以假离婚,还有通过压榨孩子的课余时间、强行取消孩子业余爱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让孩子当众展示才艺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电视剧几乎将小升初阶段“鸡娃”父母的典型行为都进行了展示,直击当下教育的痛点和难点,引起广泛共鸣,不少情节频上热搜,让观众大呼太过真实甚至有些让人窒息,很多人甚至表示不敢看,原因就在于怕被这种所谓的残酷的教育理念询唤起焦虑感。

此外,作为对社会的镜像反映,《小舍得》又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而是试图扩展到对更为广阔的社会时代风貌的展现。比如剧中除了对中产阶级家庭和教育现状进行展现,同时又设置了作为底层家庭代表的米桃一家作为镜像,他们反映出随着当下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愈发凸显,这让整部剧不再局限于中产阶级视角,从而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纵深。另外,作品还涉及职场压力、原生家庭、二婚等社会议题,及时捕捉时代变化,加入了新冠肺炎疫情、直播带货等新情况、新形态,时代感更强。《小舍得》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就在于对社会现实的直观复原,吸引了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有较强的代入感。

第二重镜像,是剧中人与人之间的镜像。这重镜像表现得最为具象,也是整部剧所有矛盾冲突的来源,是最根本的戏剧驱动力。按照拉康的说法,婴儿认识自我会经历“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个阶段,是逐渐形成对自我的认知的过程,也是逐渐被社会规训、异化的过程。《小舍得》中最核心的镜像,是南俪与田雨岚之间的相互倒影与投射。南俪出身知识分子家庭,是企业高管,推崇快乐教育,田雨岚出身、学业皆一般,但是望子成龙心切,田雨岚代表的是那些面对激烈社会竞争压力下推崇“鸡娃”教育的父母,既处在焦虑漩涡之中,又人为制造焦虑。正是田雨岚对南俪的焦虑询唤,不停向她灌输“微观现实”,让南俪从一种对社会现实“想象界”,逐步演化到“象征界”,认识到她自己的子女很可能考不上自己的母校,从此落后于人,生活不幸。从此她变成了比田雨岚还极端的“鸡娃”母亲,跟着所谓社会大流走,因为学习问题对两个子女大发雷霆。而当她的这种情绪达到顶点,又反过来成为影响田雨岚的镜像,田雨岚看着她面目狰狞训斥子女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反而学会放手,完成了自己的小舍得,并收获了家庭幸福。

除了这一核心镜像,剧中还设置了多重人际镜像。比如钟老师和张老师这对情侣,一个代表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教育,一个代表以人格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这两人最终分道扬镳,钟老师的黯然离场,意味着功利主义教育并不可取。还有对儿童之间镜像投射的深入表现,比如欢欢与米桃,一个家境优越多才多艺,一个家境贫寒智力超群;一个能自由追求梦想,一个隐忍自律。编导刻意安排米桃进入欢欢家,产生了一种“变形计”似的戏剧效应,底层儿童面对富裕物质生活带来的强烈精神冲击让人感慨万千,这种双重镜像设置实际上体现了创作者对当下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而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心理障碍,幻想有一个伙伴大龙,这其实是更进一步将儿童心理镜像具象化,引人深思。此外,南俪与其母亲赵姨、女儿欢欢祖孙三代之间也形成镜像,尤其是在剧集结尾,南俪因家庭、职场双重打击伤心流泪,而赵姨则告诉她,自己当年几乎没有为她的学习操心,并讲出了“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能去抓天边的,丢掉眼前的”道理,通过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人生观,点出了该剧“有舍有得”的主题等,镜像无处不在……可见,《小舍得》实际上是用镜像制造冲突,也用镜像象征价值,在其中做取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但凡事应有度,正如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一样。通过极端的镜像设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容易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比如南俪和田雨岚,钟老师和张老师,甚至在剧集结尾一向恩爱默契的南俪和夏君山两夫妻都能激烈争吵,也是剧集收获一个个热搜的来源,是一种成功的市场策略,但是这种极端化的方法也存在问题,正如学者刘瑜所言,极端易辨识,且因辨识度所迅速集结的情感群体具有诱惑力。这是需要警惕的。如果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来自极端对比,那就忽视了最大多数的中间力量。《小舍得》的最大问题也在于此。真正的现实主义具有能动性,不是简单反映现实,而是必须带有价值判断。虽然《小舍得》有价值取舍,但是力度不够,出现得也太晚。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也启示我们,现实题材创作必须坚持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除了要有反映社会热点的勇气,抨击不良现象,还要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看到主流面、光明面。坚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在提取典型时尽量照顾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

2021-05-12 ——《小舍得》中的双重镜像 □胡 祥 1 1 文艺报 content59765.html 1 询唤与反询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