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新闻

书写时代华章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孙书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文艺工作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就是要彰显中华美学特质,创作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精品,书写时代华章,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美学精神”,强化了中国优秀文艺传统和文化遗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中的作用,再一次描绘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底色、根基与取向,指引当下的文艺创作要充满中国的文化元素,杜绝唯西方标准马首是瞻,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切实落到实处,提升当前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

中华美学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与以往“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思想家不同,立足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历史定义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把促成“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和“具有感觉丰富性的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理想,视为自己最崇高的使命,也使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美学成为科学研究“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的学说。人的问题作为超越时空的贯穿线索,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打通了道路,也展现了美学回归自身的深广领域和光明前途。

中华美学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一体,以生命为核心的大美学,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审美观念,重视文艺审美的重要而独特的价值作用,以及追求崇高的美学境界,崇尚道德美、人格美、信仰美、崇高美、境界美与自由超越的精神,坚守文质兼美品格,张扬艺术精品意识与真善美相统一的精神等等。中华美学精神植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成果,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趣味、审美价值、审美理想、审美人格、审美精神等方面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中国精神。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文艺创作才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文艺才能有魂可依。没有精神灵魂,一个民族只能是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一盘散沙。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主体,养育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眼光与审美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当下文艺“补钙”,才能有理想的筋骨、伦常的道德、文化的温度。

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文艺创作才能强基固本,才能出现文艺高峰。新世纪以来,文艺作品的数量与日俱增,近几年每年长篇小说的出版产量已达几千部之多,尚不包括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从数量上讲,中国可称为世界第一文艺大国。但庞大的作品数量并不必然催生优秀文艺作品,粗制滥造、模仿抄袭的“注水”之作充斥其间。历史上那些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艺术家能够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无不在于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他们也因此成为一个民族创造力的重要象征。文艺高峰的出现,是以创作者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根基的,厚积薄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无尽的力量,才能创作出体现民族精神、民族特色、民族气派的优秀作品。

经历了100多年欧风美雨的洗礼,经历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悖论的各种变革与曲折,中国文学艺术需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科学合理的选择,不能在全球化时代被西方强势文化所殖民,乃至成为“被看”的他者。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在马克思主义观念指导下,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提升文化自信,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出贡献。

书写伟大时代,凝聚中国力量。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的源泉。当今中国的巨变为世界瞩目,国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地位的提升,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艺术对象——任何其他产物也一样——创造着具有艺术感觉和审美能力的群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产生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创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同时茁壮成长,才能不沉湎于个人内心的“杯水风波”,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于创作的笔端,坚持发现美、创造美,赞美奋斗人生,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在创作中坚守文化自信,努力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弘扬中国精神。“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艺发展史上的精品力作无不洋溢着丰厚的文化自信,又无不对提升文化自信产生巨大的力量。犹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不能离开大地一样,文艺创作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民族文化是文艺创作最博大、深厚的土壤,民族精神是文艺创作潜在的、持续的精神力量。要尊重历史,尊重传承,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培养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正确认知,承担起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责任,理性扬弃,去粗取精,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并在此基础上涵养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要勇于书写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突显支撑民族、国家发展最深沉、最根本、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要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有效融入在立意选择、形象塑造、叙事安排、语言表达之中,助力文化自信提升。

要传承“文质兼美”的精品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孔子曾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观点逐渐成为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艺批评标准。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未来戏剧的理想,即“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文艺精品能够具有强大的动人力量,源于其深刻思想内涵与优秀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创作者要坚持高标准的艺术追求,提升文艺原创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在过度消费主义有抬头趋势的今天,文艺工作者要有更强的定力,严肃认真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把审美理想放在核心位置,以富有生命力的、体现中国精神的价值观念来感召读者,并要认真探究、真正掌握文艺传播的市场规律,最广泛地传递这种感召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谋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广大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艺发展充满了期待。立足于伟大时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敏锐地发现最生动、最新鲜、最丰富的中国经验,发掘当代中国实践为中华文化注入的新的生机和活力,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2021-05-19 □孙书文 1 1 文艺报 content59856.html 1 书写时代华章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