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刊

《长征组歌》:革命的合唱,合唱的革命

□韩 玮 韩璐西

《长征组歌》复排后原战友文工团部分演职人员于“大渡河”合影。

由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长征组歌》自1965年8月首演以来,激励鼓舞了几代人,用歌声将长征精神带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作品以大合唱的形式描摹了中央红军从江西到陕北的长征路,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作品不仅是一部不同地域民族音乐曲调集大成的红色经典,更是革命的合唱,合唱的革命。

说它是革命的合唱,是因为《长征组歌》既凝聚着革命先辈的心血,也使得革命的火种得以薪火相传;说它是合唱的革命,是因为合唱说到底是西方舶来品,一般至少分为四个声部,而《长征组歌》有的乐章只有两个声部,且每个乐章都可以拿来单独演唱。《长征组歌》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合唱的面貌,它不是单纯只追求声音共鸣,而是更注重中国字的吐字归音,它不是一脸到底的呆板样式,而是注重队形变化、动作表演,甚至连气口都带着感情。“革命的、民族的、大众的”,这也是《长征组歌》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

《长征组歌》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萧华创作的词。为庆祝中央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在杭州疗养时,选取了12个最具概括性的典型场景进行创作,用组诗的形式来展现长征的艰难历程。而萧华本人也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亲历者,他14岁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他是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先遣队队长。创作历时半年,经过反复修改,最终他完成了12首诗歌,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做总标题。萧华的歌词是从他心底流淌出来的,是史与诗的贯通、情与景的交融。曾任萧华秘书的李圭在回忆萧华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萧华同志曾多次说过:‘我写《长征组诗》,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有些段落如《告别》《进遵义》《过雪山草地》《报喜》等,就是一边流泪一边写的。想起长征中那样的艰难困苦,牺牲了那么多的好同志,怎么能不难过呢?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终于历尽艰险,战胜敌人。三大红军主力在陕北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想起这些,又怎么能不高兴?难过、高兴,都会使人流泪的。’”

值得一提的是,萧华作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有“娃娃司令”之称,而他出生的兴国县同样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2004年10月,原战友歌舞团复排《长征组歌》重走长征路,演出的其中一站就有兴国县。我至今仍记得,一位年迈的老妪坐在门口等待她的丈夫归来,银白色的发丝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夺目。每天,她都用一把银梳子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宛若当年的新娘,在此等候新婚丈夫的归来,而那把银梳子,正是丈夫北上长征前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却成了天人永隔的念想。当地人民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看《长征组歌》的时候禁不住跟着哼唱,动情处常常流下泪水。演出结束离开兴国县的时候,他们还像当年十送红军那样送别身穿军装的我们。

1964年11月,萧华将军写完组诗后,将谱曲的任务交给了原总政歌舞团和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组成了两组不同的谱曲班子。其中,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四位作曲家合作完成了《长征组歌》的谱曲。组歌分别运用了红军传统歌曲和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曲调,围绕长征主题,合唱配之以领唱、重唱等艺术变化,效果十分好。1965年4月下旬,战友歌舞团的几位作曲家带着谱好的歌曲来杭州向萧华逐段试唱,萧华听后十分满意。经过完善,战友歌舞团开始了紧张排练,为参加纪念长征活动做准备。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首演,反响十分强烈。首演后,周总理曾于当年一个月中,分别于8月6日、8月24日、8月27日3次观看《长征组歌》。8月24日晚的那场演出,周总理事先并没有打招呼,而是在秘书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人民剧场观看演出。周总理来时演出已经开始,他悄悄坐在最后一排工作人员的座位上,直到中场休息大灯亮起,观众才发现周总理,并自发起立鼓掌请总理前排落座。时任战友歌舞团团长的晨耕告诉周总理,前面留有艺术指导看节目的位子,总理这才同意,他还特意叮嘱秘书,这是公演,不要忘记去补一张票。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对着大汗淋漓的指挥唐江打趣道:你的衣服全湿了,你这是十曲大会师了。后来战友歌舞团的同志都称唐江“大会师”。也正是这场演出当晚,留下了周恩来总理与《长征组歌》演职人员的现存唯一一张合影。由于彼时技术局限,这张合影当时是分三次拍摄,由三张底片合成。合影上,总理没有坐在正中间,而是坐在了六曲《过雪山草地》领唱贾世骏的旁边。

1967年春天,贾世骏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周恩来总理唤贾世骏教他唱《过雪山草地》。贾世骏怕累着总理,就说:您不是已经唱会了吗?周总理说:再和我一起唱唱,纠正纠正。周总理对这一曲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它展现出了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辛不易,更重要的是,该曲充盈着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将领鼓舞红军奋勇前行的意志随音符跃然耳畔。

“二马一贾”(指歌唱家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的精彩演唱为《长征组歌》增色不少。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对于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人动容。例如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男中音领唱马国光,设计了四个夹在手里打的竹片,他将其称之为“四瓦”。马国光曾向山东快书艺术家高元钧求教,为了让竹片碰撞的声音更加清脆,他还将竹片放进油锅中烹炸。至今,他妻子手中还保存有两块当初炸煳了的竹片。而《长征组歌》四曲第二代领唱褚乃辉倍加真爱的“四瓦”,也是马国光妻子烹炸过交给他的。再如九曲《报喜》领唱马玉涛,她的女高音宽厚洪亮,《报喜》正是创作人员专门根据她独特的音色和音域“量身定制”的。

舞台是遗憾的艺术,有幸的是,电影胶片将这段记忆永远保留了下来。1976年1月,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拍摄完成,并于当年在全国上映,反响热烈。从此,《长征组歌》成为那个时代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革命歌曲。

《长征组歌》陪伴周恩来总理走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他患病的日子里,每当疼痛难忍,夫人邓颖超就会取出《长征组歌》的唱片,为他播放这些歌曲,听着熟悉的旋律,他用微弱的声音哼唱着“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长征组歌》不朽,长征精神不朽,它将鼓舞一代代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1-07-01 □韩 玮 韩璐西 1 1 文艺报 content60483.html 1 《长征组歌》:革命的合唱,合唱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