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用文学为抗疫贡献力量

——记青年作家陈崇正的抗疫志愿服务经历

□本报记者 王 觅

今年6月14日恰逢端午佳节。当天,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的交流访谈环节罕见地邀请了一位青年作家参与。他以感性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抗疫经验,并引用了陈独秀的诗《春日忆广州》:“江南目尽飞鸿远,隐约罗浮海外山。曾记盈盈秋水阔,好花开满荔枝湾。”他动情地说:“‘好花开满’,这是多么朴素而美好的情景,我相信这也正是这座城市每个人心头的共同愿景,广州人在坚守,在静静等待花开。”

这位作家,就是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文艺》编辑部主任陈崇正。此前,他刚刚参加了广州市荔湾区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活动。此后,他又加入广州白云机场入境人员转接隔离志愿者服务团队中,在这里开展为期3个月的抗疫工作。这对一位作家的文学创作而言,不仅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走出书斋,亲历广州抗疫一线

在今年夏天荔枝飘香的季节,荔湾区成为广州疫情的风眼,多个街道成为封控的区域。6月初,广州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当时上级部门征集志愿者队伍,陈崇正所在的编辑部女多男少,因此他便责无旁贷地报名参加了荔湾区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亲历抗疫现场。此前也参加过核酸检测,那是被检者的视觉,是眼睛所见;但作为志愿者是身体力行,是真正参与到核酸检测的组织工作中去,更能感受到这项工作的不容易。”陈崇正表示。

陈崇正回忆说,在逢源街道,4个核酸检测点要从早上一直工作到午夜,一天之内要完成街道5万多人的核酸采样工作,任务艰巨。“午后那个时段最为难熬,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我们志愿者都汗流浃背,更别提裹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的医护人员。队伍排得很长,但我没有听到抱怨。这里没有惴惴不安的恐慌,我看到井然有序和相互温暖的人们,也看到广州这座城市幽默自信、朴素达观的精神气息。”

在陈崇正看来,对于一座接近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就是最大的文明。“端午前后广州的这次疫情,是今年国内疫情中第一次比较大的反扑,当时大部分人很乐观,但不可否认,也有许多人处于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中,非常担心疫情会控制不住。如果广州这座大城市失守,后果将不可想象。”

作为亲历抗疫一线的作家,陈崇正感到自己有义务向民众传递一种信心,在我们与病毒的这场持久战中,“人类必胜”的信念是最为珍贵的精神力量。因此,他在发布会上这样说:“今年的端午节对广州市民来说太不同寻常了,病毒非常狡猾,疫情防控成为头等大事。这是一场人类与看不见的敌人之间的殊死搏斗,我们需要亲密的战友,需要理解、团结和包容。”

切身体会抗疫工作者的苦与乐

6月17日,陈崇正拖着两只行李箱来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在这里,他和队友们每天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等从白云机场入境的旅客下飞机后,将他们分批登记并送上大巴,运往不同酒店进行隔离检疫和健康观察。

提到参加此次志愿服务的初衷,陈崇正说,机场入境人员接转隔离工作队伍是由广州市商务局负责协调的,其中的人员大部分是从全市各个单位抽调而来。此前他所在的单位也有人员参加接转工作,但时间较短,也可以每天回家。广州疫情之后,入境人员接转工作被提升为高风险级别。“我当时觉得,既然是时代交给我的任务,我就迎难而上、顺势而为。我成为第一批需要集中居住3个月的接转工作人员,对我来说是一种调整;但对在这里工作的许多人来说,这将成为他们的日常。”(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陈崇正所在的现场组负责直接对接入境人员,共有9个小组200人左右,他们大多数是从广州全市各个单位抽调到这里支援抗疫工作的人员。其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不只是3个月,而是从2020年3月至今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这项工作还是风险很高的,因为入境旅客中经常有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他们都可能与我们现场组的队员擦肩而过。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心里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陈崇正坦言。

在这里,陈崇正第一次穿上医用防护服。当戴上面罩和口罩,用透明胶带扎紧鞋套和手套的所有缝隙,在高温的空气里行走,他终于切身体会到一线抗疫工作者的艰辛。然而,对他来说最大的困难却是上夜班。有两个时段的夜班是最让人痛苦的,分别是23点至次日4点、4点至9点。因为在上班前后还要加上坐车和穿脱防护服的时间,大概各需要一个小时,因此真正的出发和归来时间通常是22点至次日5点、3点至10点,这基本意味着要熬通宵。每周这样的夜班都会来一次,一上夜班陈崇正的生物钟就全乱套了,正常的作息习惯被打乱,白天昏睡、夜里失眠,非常难受。

工作期间,团队的成员们集中居住的宿舍要求必须完全与外界隔绝,不能有快递和外卖,所有的物资都会放在门口的一把椅子上,彼此之间也不能串门。这时候,微信群就成为大家交流的惟一窗口。“队友们会在群里健身打卡,开各种玩笑,也有组队打手机游戏的。他们多数是年轻人,活力四射,因此日子还是过得非常热闹。”陈崇正笑言。

与文学艺术为伴,为写作积累库藏

“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两三个月,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慎独功夫,不然会容易懈怠和空虚。”这是陈崇正参加机场抗疫工作的突出体会。在此次来之前,他就已经对这样的封闭生活有所规划,希望在这3个月中完成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完成的计划。机场附近的手机信号和电脑网络都不太好,这相当于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闭关”环境。他专门带来了碑帖和纸笔,开启了练习书法和画画的计划。对他来说,这样的生活经历非常难得,所以他用短视频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也获得很多人的点赞。此外,他还为腾讯录制了“崇正写作课”视频节目,向更多人分享文学创作的心得感受和方法技巧,单集播放量达到十几万。

作为作家,陈崇正非常关注队友的心理状况,并利用这段时间对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进行了采访记录。他发现他们大多数乐观开朗,但也有人对这样的集中居住不适应,觉得无事可做、闷得慌。“所以,我在微信群里隔三岔五地发一只自己刚画好的小猫,吆喝谁想领养,一般都会秒光。只要队友们喜欢,我承诺送给他们每人一张猫主题的小画。‘白云机场抗疫小猫’成为我们封闭生活中的一点亮色,队友们开玩笑要我活到99岁,以便让他们手里的画每天增值。但我想,每天增值的其实不是画的猫,而是我们心中的情致。”陈崇正不无感慨地说。

由于还有编辑部的一些本职工作需要远程处理,比如和作者对接稿件等,加上要完成自己的计划,这让陈崇正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和无聊。转眼间,两个多月的时间倏忽而逝。最近,他已结束了自己最后一天的防疫工作,进入为期半个月的隔离期,这标志着此次机场抗疫工作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这里,我主要的焦虑是担心刊物没编好。现在进入隔离了,我预感之后回到编辑部又会变得极度忙碌。但一想到很快就能告别重复的盒饭,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还是感觉非常开心。”

谈及参加此次工作的感受,陈崇正说,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党员,能为广州这座了不起的城市作出自己的一点小贡献,能为守护中国的南大门出一份力,内心感到非常光荣也非常踏实。“我常常告诫自己,来到这里,你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与写作时对全局的俯瞰视角不同,在这里更多是平视、甚至是仰望,是用心感受身边每个人的悲喜。”他着重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阐明了青年人的时代担当,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此次的机场抗疫工作让他对此感触颇深。“7月1日早上,我刚好在机场值班。抗疫小组的同志们热情高涨,用手机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现场直播,第一时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到宿舍,便有两位年轻的队友来问我借纸笔,说他们要提交入党申请书。”

“我相信自己正在见证历史,这也将成为我写作的重要库藏。”6月25日,他在《学习时报》上发表了题为《守住祖国南大门——读懂广州抗疫的四个镜像》的文章,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为广州抗疫留下了生动记录。而他的短篇小说新作《开门》,也将在2021年第9期《人民文学》上与读者见面。陈崇正介绍说:“广州机场抗疫人员集中居住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我们此次入住的是新宿舍,在入住第三天出了一点小意外,我的门锁坏了,一个修理工来帮我修理门锁,结果被他一鼓捣,门彻底打不开了,他也被关在门内。在等待开锁公司赶来的过程中,我跟他聊了很多。正是这次有趣的生活小插曲,促成了《开门》的诞生。”在小说中,“开门”是一个带有多重寓意的动作,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到如今全民抗疫其实也是在以退为进,静静等待国门的打开。“开门”不仅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打开心灵的隔阂,也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联结。陈崇正说,作家不能背对时代,这些戴着口罩默默付出的抗疫志愿者是时代的“无名者”,他们应该被看见和赞美。

2021-08-27 □本报记者 王 觅 ——记青年作家陈崇正的抗疫志愿服务经历 1 1 文艺报 content61391.html 1 用文学为抗疫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