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与争鸣

以大众传媒的美育力量塑造新时代的审美风尚

□张 晶 解英华

畸形的“饭圈”文化、失去理性的偶像追逐,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侵蚀,已经到了无可回避、必须纠正的程度,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途径来有效遏制,并且引导青少年塑造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思考。

出资支持偶像,已经成为当下青少年追星的普遍现象。有调查显示,69.04%的追星族都曾为偶像花过钱,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为偶像花费超5000元。学生互联网金融借贷多由追星行为而发生,涉及直播打赏的案件高达94%以上都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最近还发生了这样的怪事:某流量明星因其丑恶的犯罪行为而被逮捕,却成了无数粉丝心目中的“英雄”,据说成千上万的粉丝“捐钱营救”。这种“饭圈”文化所形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在类似现象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社会,资本力量和商业运营逻辑,以其前所未有的内爆张力,正在对文化艺术领域进行着审美机制的重构。审美本应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哲学家张世英将人的精神境界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一是欲求的境界,二是求实的境界,三是道德的境界,四是审美的境界。张世英先生认为,“审美的境界属于‘高级的主客融合’的‘在世结构’,它包摄道德而又超越道德,高于道德。”(《哲学导论》)而在流量至上的商业逻辑的支配下,有些人滥用审美概念,使审美机制庸俗化,制造出一个个专供消费的“麒麟楦”式的审美符号,将人的审美经验形式化、机械化。同时,构建畸形的“饭圈”,将审美活动偷换成极端的情感认同来攫取商业利益。这是对审美的亵渎!

小号刷榜、掏钱集资应援,“你一票,我一票,哥哥今天就出道;你不投,我不投,妹妹何时能出头”的口号一步步将“饭圈”异化为具有完全控制能力的偶像养成和制造的专业圈层。在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环境中,明星有多火,已经不再取决于他的技能、专业素养和作品有多过硬,而是取决他的粉丝有多努力。这种资本和流量在背后批量制作的“偶像”,再用各种环节让粉丝来埋单的做法,已经成为平台娱乐选秀节目的标配套路。而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为偶像们赚取了足够的流量,致使影视圈出现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资本运作为艺人搭建完美的“人设”,畸形“饭圈”文化又为艺人提供无尽的流量。只要艺人有流量能吸金,资本则会无视其演技和德行,生产没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最后由百姓大众买单。如果任由这种“饭圈”文化滋蔓发展,将会严重影响大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扰乱正常的文化审美秩序,乃至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滋生犯罪。

其实细察这种怪象的本质就不难发现,这种商业运作的关键,在于能否搭建出与粉丝喜好相匹配的“人设”来进行有效“吸粉”。早在唐代,人们就把这种只有华丽装扮却无才无德的人物比作“麒麟楦”。“人设”就像驴子所装扮的麒麟一样,徒有麒麟之表,却无麒麟之实。

如何治理如此乱象?说到底,当然是在人,在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审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实现,却从来不仅仅是感性,而是融合、包含着理性。真正的美,应该包含着真与善在其中,而决非脱离真和善孤立地呈现。抵制病态的“饭圈”文化,塑造新时代的审美风尚,这在当下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硬任务”!只有在整体社会环境中创造健康的、融真善美于一体的审美风尚,才能使那种病态的“饭圈”文化没有容身之地!

审美风尚是某一历史阶段内流行的普遍性的审美取向,它和时尚有密切关系,而又表现为更为深厚、更为稳定的形态。审美风尚包含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也体现为对美的接受态度和接受行为。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群体性、时代性和表征性。群体性指审美风尚是流行于社会大众之间的而非个体的审美心理及取向。时代性指审美风尚是随时代而变迁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风尚。我们现在处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当有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审美风尚。表征性指审美风尚并非仅存在于社会成员的心理层面,而更多的是存在于符号化的审美表象之中。笔者认为,作为表征一个时代的美学精神的审美风尚,是从审美角度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的,或者说,是正面的、进步的、健康的,那种病态的、萎靡的、戕害人们心理健康的负面流行物,不能以“审美风尚”称之!西方著名思想家波德里亚对于时尚的说法,笔者觉得可以借用来描述审美风尚的某种特征,他说:“在时尚中拯救自己的灵魂。集体的激情、符号的激情、循环的激情,这使得时尚行为以令人眩晕的速度,穿过社会躯体,流行、传播、巩固自己的一体化,收集各种同一性。”(《象征交换与死亡》)尽管这里的表述并不完全符合我们对审美风尚的本质理解,却可得其大略。塑造新时代的审美风尚,当然并非一天两天就可奏效,但必须有清醒的自觉意识,有因势利导的具体操作,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这正是我们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的思想指南。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并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对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的深入理解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倡导健康的、融真善美于一体的审美观,而抵制、批评那种病态的审美趣味。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现在必须着手来做的事情。

这里要谈一下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的路径,那就是大众传媒所应担负的社会美育的功能。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病态“饭圈”文化的问题,当然是要使一代与网络并生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那么,美育就被提到了关键的地位。美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美好的健全的人格,如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指出的那样:“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所应引起的心情正是精神的这种高尚,宁静和自由与刚健和灵活相结合的心情,这是检查真正美的品质的最精确的试金石。”在抵制病态“饭圈”文化这个问题上,校园和社会的美育都应起到实效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了美育对当前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现在看来,总书记关于美育的论述,特别切中当前社会精神生态的实际状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学校美育当然是非常重要的,“饭圈”文化影响的,多是在校的学生。而除了学校美育之外,还有涉及面极为广泛的社会美育,这是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的“正面战场”。蔡元培先生当年就提出“社会美育”的概念,他说:“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有社会的美育。”(《蔡元培美学文选》)蔡元培指出了许多担负社会美育的机构,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人类学博物馆等等。而从当下的时代特点看,大众传媒在当今文化格局中具有强势的地位,尤其是互联网,更是青少年的精神栖息地。在大众传媒中,除了在节目内容等方面的监管之外,在审美风尚上的导向作用,是必须高度自觉的。美育是以感性的形式面对青少年的,但是感性形式之中必须有理性的内核。美育以自发性和愉悦性使青少年乐于接受,而不应是硬性的灌输,如果以后者的形式从事美育,那一定是失败而无效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大众传媒(包括互联网)应以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为自己的使命,以美的形式滋润人的心灵,令人向往,令人向上,令人精神振奋,并在这种自发和愉悦的状态中,养成健康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远离那种病态的“饭圈”文化。久久为功,将在社会美育方面有更大的建树。这是塑造新时代审美风尚的基本途径之一。

(张晶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解英华系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

2021-09-17 □张 晶 解英华 1 1 文艺报 content61672.html 1 以大众传媒的美育力量塑造新时代的审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