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网络饭圈治理的盲点与难点

□来 阳

今年,中央网信办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重拳出击之下,各大平台纷纷做出回应,如下架各种榜单,关停清理粉丝聚集的公共平台、禁言挑事账号等。艺人公司也被要求严格管理艺人和粉丝群体。但深入观察饭圈,会发现有些乱象的根源仍未被触及。本文就此探讨几个较少被提及的饭圈治理盲点与难点。

本次治理开始问责饭圈乱象的重要源头,在流量比拼、“粉黑大战”中坐收渔利的平台方。然而,不同网络平台有不同的运营机制,从而塑造出不同的用户文化。如果不清楚运营机制的特点,治理很难对症下药。

在一些网络平台,其基本机制是先加入后发言。出于尊重鼓励用户积极性,平台将管理权限下放给用户。任何人都能创建小组并决定其他用户是否能够加入。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一权利却被滥用了。有些组人数众多,极易引导舆论风向,其进入的资格(等同话语权)却完全由组长掌控,本应是公共空间的小组因此变成了私人财产。即使获得加入资格,也可能被删帖踢出小组,丧失发言权,甚至可能导致账号被封。组员事实上也不存在表达不满的途径,对组的制衡力微乎其微。这些组内讨论却又对所有网络用户公开可见,形成了只能看不能说的单向输出。如此话语权高度不对等的封闭环境正是绝佳的谣言与负面新闻发酵地。

由是,网络账号买卖应运而生。营销公司完全可以通过掌握数百个在各大公共组“有房”的账号密集发帖,或直接掌握小组管理员账号,或与小组管理员达成交易的方式来批量投放信息,再由营销号在微博等平台扩散,操纵公众舆论风向和议程设置。小组也可通过开设新组迅速“转生”,各家粉丝则会迅速加入以获取话语权,其动员力相当惊人。因此,如果平台依旧按照旧的机制运营,仅仅是关停整顿涉事小组,是很难彻底解决饭圈和水军乱象的。

如何有效治理在平台上辱骂诋毁他人的“黑”则是更大的难题。当前政策和讨论基本围绕粉丝群体展开,然而有效治理必须区分“粉”和“黑”的行为。治粉不治黑,等同治标不治本。正是因为存在肆意造谣辱骂的“黑”,粉丝才需要“反黑”。粉丝现在常被描述成主动出击骚扰他人的群体,但在现实中,大部分粉丝群体日常被动应对由“黑”挑起的纷争,而前者经常是后者无限扩大化后的表现。这些“黑”里,有些以此为职业,其行为可能触犯法律。有些则是个体为了报复发泄。

在公共平台上活跃的各类营销号常属于“职黑”,媒体对此已有报道。这些营销号背后的资本盘根错节,合力形成庞大的传播网络,结合社会热点后掀起的舆论巨浪甚至可以挟持官方媒体。学者于洋指出,营销号联动发布通稿的行为与发传单别无二致。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其效率威力远非线下人工可比。这些坐拥数十万乃至千百万关注者的从业者却毫无准入资格审查,更无行业规范约束,在清朗运动中也因为不是粉丝群体而得以隐身。各大平台为了流量红利,对这些账号的惩处蜻蜓点水,如微博仅对一些营销号作十五天禁言处理,几乎可说是毫发无伤。

虽然“职黑”猖狂,集中治理仍然可行。饭圈乱象中最为棘手的是如何遏制个体在网上散发的极端恶意。这部分“黑”人数可能不多,但破坏力极大。他们开设账号专用于长期抱团攻击自己厌恶的公众人物,其言辞或污秽粗鄙,或极尽挑衅造谣,事实上已构成网络暴力。由于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规律符合人性的弱点,这些言论往往传播很快,也使饭圈掐架趋向于不断升级扩大。这些账号即使被禁言销号,很快又会用新号“原地复活”。由于公众人物的“长情黑”可能是其竞争者的粉丝,也可能是其前粉丝“脱粉回踩”,目前媒体讨论常把他们与粉丝混为一谈。然而,粉丝行为究其本源,内在驱动力是喜爱,欣赏分享喜爱的事物获得愉悦心情符合人类天性。“黑”的内在驱动力却是负面情绪。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对某人某事产生反感并批评嘲讽,属于人之常情。但自此长期盯梢造谣、花费大量时间辱骂攻击对方的行为却实非正常。将“粉”和“黑”混为一谈,会使治理工作的目标混淆不清。当前的治理思路对那些“黑籍盖过粉籍”(即仇恨艺人的程度已经超过对自身喜爱艺人的在意程度)或干脆只有“黑籍”没有“粉籍”(喜爱对象)的人来说,无异于隔山打虎。而这些躲在互联网匿名机制后肆无忌惮攻击他人的人的言行却又是最极端、病态的,对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青少年粉丝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极大。然而,要如何约束这一小部分人的极端恶意呢?这又是一个如何有效预防的难题。

2021-11-29 □来 阳 1 1 文艺报 content62642.html 1 网络饭圈治理的盲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