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网络文艺

“要虚心、匍匐在地去研究生活”

——访网络剧《女心理师》原著小说作者毕淑敏 □本报记者 路斐斐

毕淑敏

2021年年末,由毕淑敏原著小说改编,朱历编剧,柯汶利导演,杨紫、井柏然主演,优酷平台播出的40集网络剧《女心理师》,以心理咨询师贺顿为来访者分析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疏导和帮助为情节主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现了当下社会的心理健康现状。“悬疑”加“心理”的构架,使这部改编历程长达15年的“小众”题材作品甫一播出便吸引了大量关注,并引发了网友对同名原著小说的重读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热议。作为近年来心理题材网剧的一部“破冰”、试水之作,从小说创作到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女心理师》带给了我们哪些创作上的经验与启示?对此,多年来聚焦医疗等现实题材创作,著有《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花冠病毒》等作品的作家毕淑敏,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每一位来访者进来的时候就是一团迷雾,推开门,就席卷而来。”

记 者:《女心理师》原著小说创作完成于2006年,为何15年后才被影视化?这部小说对新世纪初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和社会心理问题都做出了真实、客观的扫描与反映,您当时创作的动机与构思是怎样的?

毕淑敏:《女心理师》作为长篇小说已经出版15年了,小说当年刚出版时就卖了近百万册,说明十几年前大家就渴望了解这个行业,对这些人和故事有很大的兴趣。小说上册刚出来时,改编版权就已经转让出去了,但历时5年没有拍出来。原因可能还是在于改编难度太大,心理题材不好进行影视化的表达。5年间,也有别的电视剧制作单位来跟踪这部小说并预定了版权,但也没能拍出来,直到这次第三轮跟宇乐乐的合作,让小说在出版15年之后,终于成为一部影视作品可以播出。

回看当年这部小说的创作,仍然感到是颇具难度,但又是一个特别值得写的题材。小说中按照心理咨询师工作的程序,采取了多线并进的写作方式。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不是连贯的,而是一段一段地交织在一起,服从于整个小说的内容。其中来访者的文化背景、社会阶层也都各不一样,我尽力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内心。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方式,也是当年我做心理咨询工作时的一个状态。比如那时我一天可能会接待8位来访者,在我的脑子里就需要一次建立8份档案,下一次又是8位齐头并进。用这样一种形式我想表达两点:一是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丰富复杂,二是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子找出生活背后的那种真正的逻辑、轨迹,还有它反映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断地处在迷茫与探索之中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如此。我有一个很明确的感觉,每一位来访者进来的时候就是一团迷雾,推开门,就席卷而来。但是他们既然向我求助,我就需要跟他们一起,在迷雾中找到后面可能会有的光明的方向。

记 者:您是1998年开始学习心理专业继而从事了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的经历给您带来哪些帮助?您又是如何重新回归写作的?

毕淑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1998年我在北师大心理学系师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的主任林孟平开始学习心理学硕士、博士方向的课程时,我曾跟老师说,“我可能是您教过的最‘差’的一个学生了——年纪大,基础也差。”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林老师跟我说,“毕淑敏你知道吗,班上已经有人开始嫉妒你了。”可能因为我以前当过20年的医生,又多年从事写作,而写作就是文学,文学就是人学,我把这两方面的知识融汇进心理学的学习中,进度就会比较明显。

“疗治他人”是我最初当医生、当作家的初心。后来我注册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一开始起了各种诗意的名字都重名,最后就用了自己的名字,叫“毕淑敏心理咨询中心”。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所有人来我这里之前,都会先把我查个清楚,他们知道,我去读了书,是准备认真来做这件事情的,而这个诊所就是我的村庄,我的胡同,我的四合院。我想用这种方式去更好地研究当下中国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想更多地关注居住在城市里的普通人的心理状况。

我不是一个特别“自我”的作家,曾经有一位爱丁堡大学的文学研究者说,我的作品中始终弥漫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人道主义”对我来说是融入血液之中的。我当心理咨询师有好几年,直到后来又把心理诊所关掉,那时我在想,全中国究竟有多少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我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一种精卫填海的感觉,但与精卫相比,我的“海”还一直在扩大。于是我又重新回到了写作,为什么写《女心理师》,就是希望通过作品能帮助更多的人疗愈心灵。当然我做得还不够,表达得也不完美,只是尽可能地调用自己的经验,把人物写得更加符合他的身份,尽力去抵达灵魂的真实。

“生活中有些事情用已知的逻辑不能解释,不代表它没有逻辑,我们要非常虚心、匍匐在地去研究生活。”

记 者:您在写作中选择案例的标准是什么?

毕淑敏:我在做心理咨询的几年中积累的案例特别多,写作时就用了一个很“笨”的办法,先在脑海中想出所有印象深刻的案例,再进行比较挑选。遵循的标准就是它既能让我在心中无法忘记,又不要“另类”。这其中当然有一些印象特别深刻、令人心灵战栗的案例我没有写。世界上虽然也有着“那样”的事情,但我还是想写更具代表性的、看似平常但其背后还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的问题,比如童年创伤,比如因为某些认知误区而导致的判断和行为的失常等等。

做心理咨询师,会目睹人间许多非常纷繁的、幽暗的部分,我们跟随着来访者一直在沼泽、峡谷和困惑中走过,如果你不动真情,患者是有感觉的。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就是陪伴,陪伴来访者走过人生中最泥泞的阶段。有很多人问我,跟这些来访者讨论最多的是什么?亲子教育、两性关系、职业生涯、生老病死,或是各种“官场”的权谋、职场的“龌龊”?我说这些问题我天天都会遇到,但我跟来访者讨论最多的是“哲学”。每个人思维中最坚固的部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念,对于生命的观念,剩下的都是枝节。对于因价值观念导致的生活的巨大混乱,就要从观念的层面上去探讨。所以我和“他们”不断地讨论哲学层面的问题,在我看来,心理学的基础就是哲学。从这个角度来取舍,有一些案例在写作时我就会放弃,因为不能在哲学层面探讨就没有意义。我希望读者在通过作品了解这个行业、这些“故事”之外,还能引发他们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更多地去关注人类共性的东西。

记 者:心理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在国外已有不少经典,您在写作时是否受到过一些影响?无论是学习、诊疗还是写作心理问题,您都提到过一个“难”字,您是如何解决这些难点,实现从生活到创作的转化的?

毕淑敏:国外心理题材的作品今天我们看到了很多,但当年对我的创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与我们的国情也有关。有时我跟我的导师谈起案例,在美国获得心理学博士的他会感慨地说,“你怎么会遇到这么复杂的案例?”我觉得原因之一是当代中国的变化太快了,我们祖辈、父辈的很多具体经验在今天都不适用了。过去,人们学习怎么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来种庄稼,记诵气象谚语,而现在只要看看卫星云图,所有气象变化就都能了然于胸了。上世纪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潮涌入、并存,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可能面临着许多不同选择,而其背后则是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撞与摇摆。在急速变化的社会,人们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变得更加多元。来访者来找心理咨询师,其实也是想要找到一条“出路”。

对文学创作而言,作家要把生活中的这些“素材”变成写作的“养料”,这是一个“技术活”,不能“照抄”。我用的是鲁迅先生的“方法”,人物的“头”在一个地方,“身体”在另外一个地方,不同的案例之间可以嫁接起来。这就需要作者一是储备丰富,否则即使只写两三个人也可能“拼”不出来。二是要认真思考,要力求有机地结合,不能把故事像零件一样生硬地组装起来。在我看来,“存在即合理”,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一味地否定,而是要探索事物内在的规律。有些文学作品让人感到不合情理,原因就是“想当然”。生活中有些事情用作者已知的逻辑不能解释,不代表它没有逻辑,我们要非常虚心、匍匐在地去研究生活。

“表现我们内心的勇气与力量,这也是文学的使命。”

记 者:从关注生理方面的疾病到探讨精神问题,作为您的第四部长篇,这部小说在您的创作谱系中有何独特之处?对今天的读者还有哪些启示?

毕淑敏: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我想画出当代中国人的众生像。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人在各种新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碰到了很多新问题,有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扰。面对生活中层出不绝的难题,我们怎么样去做选择,我想描绘这样一个群像。第二是刻画出个人的成长,《女心理师》中的贺顿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她本身也是带着满身伤痕,但是仍然可以努力学习,以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人,尽管这个过程对她也非常艰难。我想塑造这样一位女性,而她本身所经历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真实写照,我想为此留下一点记录。一个人去学心理学,多半自己也是有创伤的,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去疗愈自身。所以对于贺顿,我是悲悯的,对一个成长中的人,特别是一个女子,我又常常会倾注更多的敬重在里面。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的父母无法选择,童年也无法左右,但我希望我们都能够不放弃努力,最后成就一个日趋完美的人生。

从2006年到今天,时代虽然已经前进了十几年,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问题。但心理学毕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学问,我们要聚焦的永远是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更应该意识到,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矫正得到解决,而让我们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方向感的。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能做的毕竟有限,但我们确实确立了一个方向,并为此竭尽全力。幸福不是有特别大的房子、特别多的钱,幸福是内心的成就感。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生命获得幸福感的基础,而表现我们内心的勇气与力量,这也是文学的使命。让文学作品带给我们温暖,这是我特别想达到的效果。《女心理师》也提示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让人们感到温暖?这需要我们要对人性的复杂有足够的估价,让我们自己可以为了更加幸福而努力。

2022-02-28 ——访网络剧《女心理师》原著小说作者毕淑敏 □本报记者 路斐斐 1 1 文艺报 content63796.html 1 “要虚心、匍匐在地去研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