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传承红色文化,打造时代精品

——歌剧《雁翎队》观后随感 □邹 红

由河北省艺术中心推出的大型原创民族歌剧《雁翎队》是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台上一部成功之作,也是一部值得关注之作。该剧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这足以证明该剧作为一部成功之作已得到社会和业界的认可。而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值得关注之作,则是有见于此剧的制作模式呈现出某种向新中国歌剧创作传统回归的趋势,具体而言,其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河北是红色文化大省,从中共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涌现了众多革命先烈,发生过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根据相关史实创作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如小说《红旗谱》《平原枪声》《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家喻户晓,其影响至今不绝,成为公认的红色文艺经典。应该说,歌剧《雁翎队》的创作赓续了这一传统,恰如当初那些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英雄故事成就了上述红色经典一样,80年前飘荡在白洋淀的歌声也为今日的《雁翎队》注入了红色基因,使之进入河北红色文艺长廊。

二是彰显地域特色。观看歌剧《雁翎队》很容易令人想到上世纪一部经典之作《洪湖赤卫队》,毕竟都是民族歌剧,都是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发生地又都是水乡泽国,因而产生联想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再正常不过。有必要指出,《雁翎队》不仅在人物关系设置和故事情节编排等方面有别于《洪湖赤卫队》,而且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有意彰显了河北地域特色。比如吸纳了同属白洋淀抗日战争题材小说《荷花淀》《新儿女英雄传》中的某些元素,选择某些能够体现白洋淀地区风俗特色的场景,在人物对白、唱词中有意使用了不少河北方言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的处理。该剧大量化用河北地方戏曲和民歌的音乐素材,比如将戏曲板腔体用于某些咏叹调唱段,将西河大鼓说唱曲调和演唱方式用于某些宣叙调唱段,既很好地表现了人物情感,又展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是秉持精品意识。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心组织创作的重点剧目,歌剧《雁翎队》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河北省艺术中心出品,这表明该剧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其主创团队更是汇集了多位业内名家,编剧王晓岭、作曲李昕、导演王延松等在各自领域都有上乘的表现,再加上雷岩、黄华丽、陈小涛、龚爽等歌唱演员的加盟,构成了歌剧《雁翎队》强大的主创阵容。不止于此,主创人员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同样是该剧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2020年9月《雁翎队》在河北艺术中心首演,之后多次召开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进行修改,仅文学脚本前后演出就修改了16稿,对人物关系、唱段设计、舞美呈现等各个环节都作了细致的调整,于2021年6月再度上演,为歌剧爱好者提供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艺术盛宴。

纵观新中国歌剧创作史可以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那些广为传唱、堪称经典的作品几乎全都具备上述三条特征,如《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红珊瑚》等。这些作品除个别写成于上世纪40年代末外,其余都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尽管时过境迁,但它们作为红色经典不断复排上演或被改编为其他艺术样式,至今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观新时期以来创作的民族歌剧,数量虽然不少,能与之媲美的却寥若晨星。平心而论,造成此种反差的原因较为复杂,而从制作模式来看,能否集上述三条于一身,倾全力打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似乎是一个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此而言,歌剧《雁翎队》的成功或许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当然,歌剧《雁翎队》能否成为新的红色经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至少,在将来中国当代歌剧史的书写中,《雁翎队》向传统回归的创作态势应该会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2-04-18 ——歌剧《雁翎队》观后随感 □邹 红 1 1 文艺报 content64437.html 1 传承红色文化,打造时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