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文学评论/新闻

陈应松长篇小说《天露湾》:

用葡萄串起乡愁

□李 舫

陈应松是一位创作力极其旺盛、创作状态极其丰盈的作家,也是一位成熟的、颇具有个人创作风格的作家。成熟,从正面说是对作家的高度肯定,然而同时,这两个字也意味着一种“危险”——成熟的作家不论创作思路还是叙事模式,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自己的套路和旧路,这种习惯性的创作冲动很有可能将作者自己甚至读者带入写作困境和阅读困境。然而,读罢陈应松新近出版的45万字长篇小说《天露湾》,我们发现,陈应松其实是一位能够发现自己文学创作惯性冲动,同时又能够克服自己惯性冲动的自省型和自觉型作家,他用他的主动转型,不时走入空白和荒芜,并时时给我们带来惊喜。

《天露湾》是一部以自省和自觉努力克服自己惯性冲动的沉甸甸的作品。提到陈应松,我们想到的常常是他的《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是高寒山区的贫困生活,写神秘魔幻的陌生领域,而在《天露湾》中,陈应松却一改他立足文坛的“神农架风格”,也不再用或多或少的批判现实主义审视一切。陈应松在创作后记中写道:“是我的一部家乡书,是一个关于故乡和土地的故事。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家乡,也来自生活。”《天露湾》是陈应松写给故乡的“陈情书”,也是他写给中国的“还乡记”。

陈应松的家乡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被称为“江南葡萄第一县”。《天露湾》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代背景,抒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种植葡萄、开掘葡萄产业、拓展葡萄衍生产业等奋斗过程,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脱贫史、奋斗史、振兴史。这部作品完整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对土地、对农业的深厚情怀,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古老开篇。在这部诗歌典籍中,佚名诗人用悠悠吟唱讲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索小康的朴素梦想。曾几何时,“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多少中国人最奢侈也是最卑微的愿望;曾几何时,停留在农耕文明中人们所思所盼就是如何解决温饱;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人所能想象的最高愿景;曾几何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曾几何时,“万元户”是许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要吃好”,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超越。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哀伤地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今天,穿越数千年风雨沧桑,这梦想在中国大地变为现实——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天露湾》是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推出的一部具有历史跨度、时代精神,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田野气质的重要作品。小说从40年前开始。历史上,江汉平原没有过种葡萄的历史,荆江公安更是如此,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几个农民尝试种葡萄并开拓了葡萄产业,打破了长江以南不适合种葡萄的断言,改写了教科书,成为一个田野和土地的奇迹与神话。这个土地上的奇迹和神话,让陈应松颇有触动,也激励他拿起笔来,抒写这些创造了奇迹和神话的农民们,他写道:“每当夏天,田野上果实累累,万紫千红,葡萄大棚一望无边,很令人着迷和感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为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在陈应松的故事和人物刻画里尽显新时代的芳华。《天露湾》以改革开放、南方谈话、九八洪水等国家大事件为背景,写出了两代江汉农民的故事。第一代是金满仓、洪家胜、袁世道、潘衷银。他们是从传统耕作中成长起来的传统农民,憨厚、质朴、勤奋、吃苦耐劳,他们出生在传统的农耕时代,以双手为武器,没有先进的技术,也没有丰富的知识,是陈应松记忆中的农村中的农民:“就是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土坯房,泥巴路,脸朝黄土背朝青天的无休无止的劳作。挑粪、挖沟、锄草、插秧、割麦、扬场、堆垛、推车,没有一样不是繁重的苦力。”写作这些农民群像时,他感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正是这一代农民在现实生活中,赤手空拳,开创了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农民们已经彻底地告别了农耕生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可以说,陈应松笔下的第二代农民洪大江、金甜甜,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农民——几乎一夜之间农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农民再也不需要锄头镰刀和耕牛了,不需要锄草,也不需要插秧割谷,一切交给了机械。牧歌时代的农耕文明,成为了远去的历史。在陈应松笔下,土地流转以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片连片的塑料大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栽培。农民和最先进的农作物、农产品打交道,一亩地里的产值最高的可以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聪明的、精明的、有知识的种地人,在土地上耕种就跟种金子一样,这样的变化真是非常的神奇。”

看得出来,陈应松对第一代农民的铺陈是为了写出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民。这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农村和农民——他们是时尚的、现代的、先进的、智慧的、美丽的。新农村普遍开花,新农民拔节生长。在小说中,洪大江是一个勇敢的、单纯的、善良的、有责任心的男孩,金甜甜是一个任性、可爱、善良、美丽的女孩。他们经历种种磨难,终于走到一起,成为天露湾土生土长的新农民。用陈应松的话来说,他们这样的农民,是大地的雕塑家和魔术师。在《天露湾》中,不论是第一代农民还是第二代农民,江汉平原的农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巨大变化,每一颗葡萄都见证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由此折射出现代农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的未来。

在这个意义上,《天露湾》是一部写出了美丽中国、创新中国的大地史诗、山乡力作。《天露湾》中,作者以点带面,用小切口写出了大时代,纵观世界历史,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当前,全球仍有7亿左右极端贫困人口,在中国广大农村主战场,中国的脱贫攻坚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今天,小康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奋斗永无止境,只有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才能够秉持耐力、坚定信心,才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2-04-27 □李 舫 陈应松长篇小说《天露湾》: 1 1 文艺报 content64556.html 1 用葡萄串起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