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学评论

从脱贫到振兴:时代经验的表呈与想象

□傅逸尘

“百井扶贫”工程使西海固人民品尝到甘甜井水

在全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努力、踔厉前行之际,回望来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无疑是艰辛而又辉煌的。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无疑是这段历史进程中的高光亮点。何建明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宁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围绕着福建与宁夏两省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开叙事,以宏阔的历史吞吐、精微的细节呈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社会、民生等各层面、系统性的变化,梳理、概括、表呈“闽宁经验”,由此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历史进程中的奋斗轨迹。

《诗在远方》把福建帮扶宁夏摆脱贫困、走向振兴的努力看作是一部时代的史诗,而“闽宁经验”无疑是这部时代史诗中最富有浪漫激情和想象力的华彩乐章。作品一开头就写出了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的严峻状况。这个名字有“海”的地方,却因为严重缺水而成为当时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1996年秋,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安排了福建与宁夏对口扶贫协作,而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从此,宁夏脱贫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诗在远方》重点围绕着宁夏“闽宁村”的建设,描写福建的一代又一代扶贫工作者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帮助宁夏人民发展产业、安居乐业的艰辛探索。在“闽宁镇”建设模式成功的基础上,宝贵的“闽宁经验”得以提炼、升华。

现实题材尤其是重大题材报告文学写作必须注重调查研究,只有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才能深入理解收集到的事实,发现想要彰显的主题。尤其是近年来,脱贫攻坚成为主流甚至热门的题材领域,同质化的报告文学文本有很多,作家的创作往往会遇到一般性材料过剩和有意味故事欠缺的双重难题,这就十分考验作家的判断力和思想力。在两年时间里,何建明多次赴宁夏实地探访采访,先后前往西吉、同心、泾源、隆德、彭阳、海原、盐池、闽宁镇、红寺堡区等近40个采访点,采访脱贫农户、当地扶贫干部、福建挂职干部、在宁投资兴业的福建企业家及援宁医生、教师等80余人,收集各类材料400余份。在《诗在远方》中,何建明艺术化地再现了闽宁对口扶贫20多年历史进程中的平凡故事、重大事件,展现了“闽宁携手、山海情深”的时代主题和人的光辉。

《诗在远方》通篇贯穿着“人民性”的文学思想和美学原则,自觉地把创作的目光投射到人民大众的身上,所选择的人物和事例,都带有强烈的民生关切和人文关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扶贫工作者形象,他们集合在一起,组合成中国扶贫工作者的整体群像。其中,特别感人的当数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的林月禅同志。如今,她已是退休多年的老人、走路颤颤巍巍,口齿不清,但当年,她是一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干部。在习近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不辞劳苦,来回奔波两地之间,理顺复杂关系,解决各种难题,组织安排企业前往贫困地区投资,把当地困难群众安排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就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闽宁镇”的建设,她的作用更加凸显。她把人生最好的一段岁月,都奉献给了宁夏的扶贫事业。现在说起“闽宁镇”,老人仍然激动不已,好像又年轻了许多。这个扶贫工作者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此前,有了电视剧《山海情》持续热播的成功铺垫,再来阅读报告文学《诗在远方》,并不会感到重复;尽管会从书中读到电视剧中的故事和人物原型,但收获的却是一种新鲜而深沉的阅读体验。与电视剧对戏剧性故事情节的倚重不同,《诗在远方》以一种散文化的形式、有“我”的代入视角、优美的语言和处处流淌诗意的抒情表达,生动记录、展现了从深度贫困到消除绝对贫困,从贫困样本到脱贫典型的伟大历史性转变的全过程。

《诗在远方》的写作中,何建明有意识地在实与虚、重与轻、面与点、写实与浪漫的关系上下功夫;在文本的物质层面,进行了极为扎实细密的采访与叙事,打造起坚实致密的生活经验。写实并非堆砌事实,而是要体现作家的洞见和思想。也就是说,仅仅调查是不够的,还要辩证分析,寻找到最本源的特质来描绘历史进程、塑造人物形象进而揭示生活的内在经验。在何建明的创作谈中,我们看到,“诗在远方”是百姓期待走出六盘山、飞越贺兰山,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和清洌的甘泉;“诗在远方”是扶贫工作者的心愿与情怀。作家的“诗在远方”——希望能把民族、国家和人民的“远方的诗”真实地记录下来,再呈现给这个世界。而这些,都成为现实。因为,这里的“诗”与“远方”,代表着美好和希望。

何建明以“诗在远方”这样一个极其跳荡且蕴含着丰富可能性的书名,将内陆戈壁与辽远大海勾连起来,延伸出一个内涵隽永的核心意象,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丰满典型的人物形象,对扶贫攻坚历史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闽宁经验”进行了具象演绎,让读者经由那种遥远的内陆与辽远的海洋之间的互动、携手,凝聚起对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认同与想象,体会到那种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进而更加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把握诸如“先富带动后富”及至“乡村振兴”的国家意志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2-04-27 □傅逸尘 1 1 文艺报 content64573.html 1 从脱贫到振兴:时代经验的表呈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