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通俗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读五卷本《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 □王佳佳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阅读调查及资料库建设”的最终成果,由苏州大学教授汤哲声担任总主编的五卷本《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近期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收获。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州大学的范伯群教授开始进行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研究,努力发掘长期被“五四”新文学所遮蔽的通俗文学发展脉络,先后推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等著作,找回了雅俗融合、新旧共存的文学史的另外一只翅膀。作为范伯群先生的弟子,汤哲声主编的这套《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可以看作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次深化与拓展。

第一卷《史学书写卷》,由汤哲声撰写。该卷着重阐述了自1892年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至今百余年来中国通俗文学的学术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社会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类型,详细评估了其中的文化、美学、史料等方面的价值,并梳理了当代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与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对已有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二卷《社会学卷》本来是由范伯群先生承担的,后因范先生逝世,由张蕾、黄诚两位学者接续下来,共同完成。该卷着重评估百年来中国通俗文学中的社情、舆情和民情,论述了鸦片战争、晚清社会、辛亥“武昌起义”、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青年爱国运动、抗日战争等社会事件在当时通俗文学中的表现,从一个特殊的视角为现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史料。因此,百余年来的中国通俗文学史,不仅是传统文学的延伸与发展,而且还是这一时期难得的社会历史画卷。

第三卷《市场运作与阅读调查卷》,由石娟主编。她采用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文献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通俗文学的生产和阅读两个方面考察了这百余年来的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对于文本生存的影响。该卷上编选取了十个典型案例,比如“《江湖奇侠传》热”“《啼笑因缘》热”、金庸小说热、《故事会》读者群、《今古传奇·武侠版》、“郭敬明现象”等,具体分析了通俗文学的热点话题,以期由一斑而窥全豹。下编则是阅读调查材料分析,包括2014—2018年武侠小说阅读关键词、2014—2018年科幻小说阅读关键词、2014—2016年网络小说的文本特征及经典化路径、2016年香港大学生网络小说阅读调查及理论分析等。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与归纳,具体感性地获取通俗文学读者的真实心理与价值维度。这无疑是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成果。

第四卷《网络文学卷》,由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马季撰写。他将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98—2002年为非商业化时期,其特点是全民写作;2003—2009年为产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特点是类型化;2010—2014年为移动端阅读时期,主要特点是流量化;2015年进入自媒体时代,具体表现为IP化和海外传播。该卷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学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价值趋向和不同阶段的变化,并指出了网络文学与传统通俗文学之间的深层联系。作者认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当今的网络文学作者汲取与反思。

第五卷《大事记卷》,由青年学者黄诚承担。作者广泛搜罗资料,详加考订,自1892年2月28日韩邦庆在《海上奇书》上连载《海上花列传》始,至2018年12月底,共一百余年的跨度。举凡这期间中国近、现、当代通俗文学方面的重要作家生平、重要作品出版、社团流派生成脉络、文学事件、重要报纸杂志、重要出版机构、主要研究著述等相关情况,均以编年史的方式全面呈现。这是一部相当详尽的“百年通俗文学大事记”,很多史料第一次得到披露,是难得的资料整理成果。

全书五卷,共300余万字。它在已有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拓展,不仅将以前很少有学者关注的当代通俗文学纳入考察范围,而且还对台湾、香港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做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对于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也给予了充分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说,“这套丛书是实践范伯群教授关于现代文学‘多元共生’的新体系的第一步,也将会是我们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起点。”它的出版,显然是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收获。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2022-05-06 ——读五卷本《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 □王佳佳 1 1 文艺报 content64636.html 1 通俗文学研究的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