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新闻

坚定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复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向云驹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文明”是这次学习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情怀、新时代的文明观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明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特别突出、特别重大的问题。它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也是一个崭新的问题。从真正的世界史、全球史研究出现以来,文明的不同、比较,文明出现的先后,文明水平的高低,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开启了真正的文明研究和世界文明史研究。文明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文明的接触与冲突、文明的交往和互鉴,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要的话题。文明问题不仅涉及古老文明和新兴文明的关系,也广泛地涉及文明与国际关系、文明与发展进步、文明与宗教传统、文明与地区冲突、文明与主权人权、文明与人类命运等的关系。文明既是一种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区别的现实范畴,同时,它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目标和高级形态。文明维度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和认识世界、理解人类、推动发展、促进和平的重要维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文明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为文学艺术的历史书写打开了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丰富成果对于文艺繁荣及这种繁荣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意味,意识到通过文艺实现用文明自信、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复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一直是一个争议颇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考古学未诞生之前,经历了世界历史学的大起大落。在启蒙时代,由于此间一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并回传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文献、文明的翻译资料。中国历史有着古老且清晰准确的记录,其记载时间远远超过了当时西方的历史,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被誉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书写的伏尔泰的《风俗论》就采纳了传教士们的中国历史资料,肯定了中国历史的“最早”。伏尔泰表示,中国历史的古老和准确是经过天文学记录和史官记录互相印证并确定无误的历史,所以他的世界历史是从中国历史开始的。他还用极大的热忱盛赞中华文明的先进与优越,以它的耀眼光芒激烈地批判统治欧洲的中世纪神权。半个多世纪以后,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虽然对中国历史的价值判断已经染上殖民主义的思想色彩(他肯定文明对野蛮的血腥征服、“向往西方而贬抑东方”),但是也仍然不得不承认人类历史开始于中国。他惊叹中国的历史如此古老,最早的历史只在中国才有,“中国的传说可以上溯到基督降生前三千年;中国的典籍《书经》,叙事是从唐尧的时代开始的,它的时代在基督前二千三百五十七年”。但是,也正是在黑格尔时代不久,西方的殖民主义魔爪就伸向了中国。在不能否认中国的古老性之际,为了给西方文明肆无忌惮地侵略伟大的中华文明提供“理由”,一股贬低、丑化、妖魔化中国文明的思潮在西方越演越烈。这是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中国文明在世界地位中的一次转折性下滑的历史。此后,当西方的考古学兴起,埃及文明、两河文明,甚至印度文明的时间断代都超越了已知中国历史上限,中国文明“第一古老”的地位也随之失落而下。由于中国考古学历史起步较晚,中国考古又是由外国考古学家来华“探险”“探宝”而肇始,所以早期的中国考古,特别是中国文明起源等问题,话语权和判断标准、结论无不具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中国文明的考古判断,在未及全面考古的情形下,就被限定在甲骨文出现的3000多年前,其文明发生,也被描述为受到近东和中东古文明的影响或由其传播而来。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主张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是从巴比伦迁来的。此后陆续有人提出,中国考古出土的青铜文化、彩陶文化,乃至中国文明中的大麦、战车、文字、牛、羊、马、鸡、水牛、小米、大米、高粱等等,都是从西方或者近东和印度传来。这些片面的、歧视的、偏见的西方考古学的判断,构成我们“文明蒙尘”的重要现象。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充分意识到我们考古田野的广大辽阔,西方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猜想或所谓的“定论”,远不是科学的和最终的结论。中国考古发现不断震惊世界、改写历史。旧石器时代考古数百个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等等,有人类进化史的中国链条。新石器时代中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商文化,促使李济、苏秉琦、夏鼐、林惠祥等学者提出中国的文明起源观。从苏秉琦先生提出“满天星斗”说,到后来的多元演进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遍布全国的丰富的考古材料支撑起中国学者对中国文明起源模式和早期发展格局作出科学的独立判断。当然,此后又有秦始皇兵马俑、随州编钟、广州南越王墓、马王堆、三星堆、海昏侯墓等不胜枚举的考古成果,证明着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绵延不绝和博大精深。中国文明在大地上传承不断、从未中断,在大地下的埋藏则丰富无比、无可估量,使它恢复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形态和魅力。随着中国考古学的深入和展开,中华文明的考古学探源势在必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一项目从2001年预研究启动,到2016年“工程”4期完成结项。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结合与科学论证,实证了中华5000余年文明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等考古发掘获得重大成果,如陶寺的文字刻符、上山遗址的万年稻米栽培、贾湖的骨笛、良渚的城建及玉器等。良渚遗址以其5000余年的文明史于2019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文明起源时间获得“世界公认”的标志。考古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认为,良渚遗址考古“证明了中华文明处在和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同的时间点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表示:“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当然,这也为文学艺术的历史书写打开了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只要看看古希腊雕塑作品的出土即“罗马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古代雕像”(恩格斯语)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巨大影响,看看西方考古学从庞贝遗址发现后,西方的文学和影视艺术对古罗马的书写热情及其产生的大量文艺作品,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丰富成果对于文艺繁荣及这种繁荣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意味,意识到通过文艺实现用文明自信、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复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重要性。

二、深入开展中华文明研究的意义

文明是历史的长时段。文明需要长时段、大空间把握。这也是文艺创作者应该重视的重要历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这是文艺工作者在写作中开掘中华文明创作资源的思想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和它展开的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文明问题,使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和它的全部及整体的结构、形态、内涵、意蕴、特质,都成为亟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形态范式和个性特征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具有清晰可辨的时间年轮,“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脉络分明,从静态遗存上展示了自成体系的起源、发生、丰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位列全球前茅。二是具有可信的文字记录和文献编年,从甲骨文开始,文字和书写工具不变不易,文字史贯通始终、古今一脉,以纪传的体式记载了文明的历史全过程,中国的历史文献、典籍举世无双,是公认的“轴心时代”文明的重要组成一翼。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滔滔不绝,从活态传承上演示着历史的“活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门类齐全、资源丰富、影响深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首屈一指。四是具有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胸襟博大的气度,有史以来就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外拿来和送去,吸纳各种文明文化,兼容并包又不失个性,成就文明史奇观。五是安土重迁,不仅在时间上从未中断,哪怕数经劫难依然不绝如缕,而且在空间上也从未离开中华大地、从未发生重大迁移转移,展现出强大的生命韧性和吐纳能力。六是经历过时间的汰洗,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被证明是具有跨越时空、超越时代、惠及世界的价值力量、核心势能。显而易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

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是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历史,要把视野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文明要在长时段历史中才能体察其精要,要在广阔的空间加以阐释才能被真正理解。法国年鉴学派文明史家布罗代尔指出,文明只能在长时间段中进行研究,文明史就是历史的全部,这种长波的历史、这种远距离的历史,这种环绕在时间公海周围的大海的航行,才可以把历史解释当作开启你自己时代大门的一把钥匙。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接续中华文明起源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理论,就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断,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历史逻辑。党中央近年来部署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与建设,纵横东西南北,是一个宏伟的“四横一纵”文化超级工程,将为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构成标志性文化坐标和地标,是中华文明资源整合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示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求的重要举措。党的百年辉煌成就、新中国70多年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壮举,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给出了精辟的论断:“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奠基和涅槃重生,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实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觉和文明主动性。

文明是历史的长时段。文明需要长时段、大空间把握。这也是文艺创作者应该重视的重要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这是文艺工作者在写作中开掘中华文明创作资源的思想指南。

三、确立新型的先进性文明观的意义

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核心生成要素。在文明交流互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的时代,一向走在一切交往前沿、往往在交流中先行一步的文学艺术应该主动担当和作为,因为“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这是一种新型的先进性文明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

文明观是决定文明传承、文明实践、文明转型、文明创新、文明对话、文明交往、文明互鉴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定力,是真正影响世界文明格局和走向的精神力量。当今世界,公认的8种最主要的文明体中(据施宾格勒、亨廷顿、布罗代尔等人的观点),中国文明居有其一;在古代世界,最古老的四大起源性文明中,中国文明占有一席;在历史长河中,新生过、消亡过、存在过的23种文明中(据汤因比的观点),中国文明历经风雨也在其中。文明之间的互通关系是一切国际关系的历史前提,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文明互鉴为逻辑起点。中华文明的独特历史、文明禀赋、历史地位,决定了它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文明美美与共将产生重大影响。历史地看,仅从中西文明的“互看”而言,就历经了互相猎奇时代、互相调查时代、征服与反征服时代、互相比较竞争时代和必将推进的文明互鉴时代。“看中国”的历史,为我们把握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发展大势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在中西文明交流交往交通的历程中,首先是一个猎奇时代的“互看”,此时,中华文明正值它的成熟时期,所以它让世界为之惊奇,诱发了世界性的中国想象和浪漫精神。随后便进入调查时代的“互看”,此时,正值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文明发轫期,东西方文明旗鼓相当,以调查为基础的东西方互相了解,是一种求真的“看”。中西方的这一蜜月期过后,“互看”进入了一个征服与反征服时代,此时,西方的“看中国”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成熟期和中华民族的衰落及其文明的蒙尘期,许许多多的历史悲喜剧于是集中登台上演。两次鸦片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血雨腥风后,“互看”在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的世界进入比较、博弈、竞争的时代,此时,冷战热斗,文明角力。但我们终在冷战结束之后,文明问题突显在世界舞台之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际会之际,更加需要也必须倡导一个全球性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时代,对这个时代的呼唤和践行,表征着中华文明在实现学习外来文明、对外改革开放后,获得了文明品质的再造,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的重塑时代。作家冯骥才早在2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时说过:“二十世纪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东西方的接触与碰撞,随着二十一世纪势所必然的亚洲经济的腾飞,东方文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东西方文化是人类左右两半大脑,如今西方那半边大脑发达,东方这半边大脑搁置未用,这是一种偏瘫的地球文化,一种不健全的人类文明。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变得聪明,它把东西方两种精神财富一起发挥出来,地球必然是太阳系中最繁荣和最明亮的星球。”

新型的先进性文明观包括了几个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层次。首先,在哲学层面,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这一新型文明观的生动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次,在社会层面,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第三,在对外交流层面,是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的先进性文明观对于我们树立文明自信、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核心生成要素。文学艺术发挥自己特殊的审美功能,用艺术形象构建中国形象,用艺术语言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对于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明交流互鉴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的时代,一向走在一切交往前沿、往往在交流中先行一步的文学艺术应该主动担当和作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因为,“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作者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22-06-08 □向云驹 1 1 文艺报 content65102.html 1 坚定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复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