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评论

全人生视域下透明的童真 与伟大的同情

□李利芳

黄蓓佳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在全人生视域内定位儿童文学书写,而且的的确确书写出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景观的作家,她形成了中国儿童文学书写的一种新传统,创造出“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艺术新高度。更重要的是,她个人的探索为开拓我国儿童文学价值观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在我国,成人专门为儿童写作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特殊的文学领域。如何“为儿童”写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观念认识问题,一百多年来,我国儿童文学的艺术变迁形象深刻地演绎了这一问题域的难度、广度与深度,这其中真正具有原创及美学观念突破的作家作品并不是很多,黄蓓佳毫无疑问是具有标识价值的。

为儿童写作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看待童年的问题。这一写作立场最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以儿童为中心”后,就钻进“儿童性”的限制里出不来了。黄蓓佳区别于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家的鲜明标识是,她没有被“儿童”的特殊性所束缚捆绑,她在健全的、全人生系统内自然看待儿童与成人、儿童与世界的关系,她看见了一种关系的本质,并以文字照亮“透明的童真与伟大的同情”这一独立的精神形态,由此,她的创作具有无法复制的美学价值。

看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在被吸引与感动之余,整体感受是:童年在奔跑,但需要爱的照拂,除了爱与同情,成人与儿童的理想关系其实没有别的了。写童年就要写出童年的本质,这应该是儿童文学全部价值的由来与归宿。童年与成年有本质区别,黄蓓佳认可这一点并写出了它的独立属性,写出了透明的童真。她写过城里的、乡下的、历史的、现实的各式各样的儿童,她尊重万千的儿童生命形态,写出了表象的真实与内在的真实、生命的真实。她作品中的每一个儿童都令人印象深刻,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爱不释手。比如《亲亲我的妈妈》中的主人公“弟弟”就是如此,但是他的好朋友,那个咬手指头的“张小晨”同样让人难忘,还有弟弟大姨妈的女儿可儿。每一个儿童都意味着一种人生,黄蓓佳忠于生活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童年,这来自她真诚的同理心,她的文字映现出成人对儿童伟大的同情。

黄蓓佳不掩饰童年的境况,她要去揭示童年问题的根蒂,但一旦站在儿童立场写作其格调便易致批判性,因为童年的问题本质上是由成人社会造成的。黄蓓佳摒弃了单向度的童年本位,她要实现儿童与成人彼此深度的致敬与认同,实现不同主体的双向深层对话,这是儿童文学中儿童与成人关系问题的症结。在黄蓓佳看来,儿童与成人虽共处于一个物质时空中,但客观上确实生活在两种思维与价值系统中,儿童文学的功能其实就是建立一座理解与同情的桥梁,将儿童与成人打通至一个全生命统一的状态中。成人积极去发现与认识儿童,与儿童主动去体察理解社会,这是两个互动包容的面向,缺一不可。黄蓓佳在文字中打开的成人世界,与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世界是一致的,她是一个对孩子不说谎、负责任的作家,这就是真正的儿童本位。

成人按照自己的观念去建构未来,需要警醒与反思的有很多,尤其是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儿童往往轻易被成人打入既定的概念框架中,比如《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铃、《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的肖晓,如何真正从生命与生活出发对童年存在做价值认可,这是黄蓓佳力图解决的难点。在成人社会的观照中写出儿童主体性的成长规律,找准童年世界中那些最闪光与最动人的品质,发现成人世界中那些最困惑与最担当的瞬间,在各阶段生命力的碰撞中礼赞生命的美好,是黄蓓佳儿童文学最具价值的贡献。

2022-06-13 □李利芳 1 1 文艺报 content65191.html 1 全人生视域下透明的童真 与伟大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