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观澜

优选中短篇(第5期)| 夏日,与一篇好小说相伴

本期 “优选中短篇”栏目由王杨、郭冰茹、陈涛、聂梦、黄德海5位推介人各自推荐一部中短篇小说,陪伴您度过炎炎夏日,享受一丝清凉。

推介人:王杨

推介作品:【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月亮木》(短篇小说),《世界文学》2022年第2期

故事起始于身为难民的“我”想以“政治庇护”为由进入英国。引起入境局官员注意的“月亮木”背后则是季风商人侯赛因一家三代人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的家族兴衰史。从侯赛因和“我”的个体记忆出发,作者以一块珍贵的“月亮木”连缀起大英帝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殖民历史。小说中以被殖民者的立场讲述殖民主义给殖民地几代人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是古尔纳在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叙述手法。

短篇小说并非是古尔纳最擅长也最能体现他文学成就的文体。关注到这篇《月亮木》,是因为小说较为直接地反映了古尔纳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创作母题——殖民主义的影响,跨国移民的经历、身份焦虑等。其中不乏他亲身经历的影子。在获奖演说《从自发到自觉的写作》中,古尔纳将自己写作与历史、记忆的关系阐述为:“有必要尽力把那些记忆保存下来,用文字留住曾经的种种,打捞出那些人们得以支撑自己生活、理解自己的诸多故事和时刻”,同时也“有必要面对一种历史理解”,思考宗主国、殖民主义乃至去殖民化过程给殖民地造成的深刻影响和改变,以及被殖民者或移民面对上述种种的复杂感情。《月亮木》中,来自殖民地并曾在英国留学的“我”选择移居前宗主国,正反映了历史的复杂面向。小说可以看作是古尔纳上述观念的一次创作实践。

推介人:郭冰茹

推介作品:班宇《漫长的季节》(短篇小说),《十月》2022年第3期

《漫长的季节》充分展现了短篇小说的抒情性特质。静谧的海滩和琐碎的日常在小说中交替出现,班宇将海滩作为审美的装置,以场景拼贴的方式将人物精神世界中那种松弛与紧张、舒缓与压抑呈现出来,承载着人物主体对沉重的现实日常的重新体认,表达出一种现代人从内心深处超越凝固的生活,获得飞扬与自由的可能性。

推介人:陈涛

推介作品:谢络绎《危机中所见》(短篇小说),《上海文学》2022年4月号

作品是从裂缝开始的。裂缝,既是房屋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暗指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2020年春节前后,生活在上海的女主人公接到租客电话,原来自己武汉的房子出现了一条裂缝。她借此机会逃离,重新审视这段感情。在武汉居住期间,出现了一段荒诞的臆想,她在想象中沿着裂缝凿开了房屋的洞,并在与隔壁老太太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婚姻中的问题,实现了内心的和解。作品主要探讨了家庭当中的婚姻关系,从女性视角深入女主人公的内心,展示女性在婚姻中的心路历程,既有质疑、期待、执拗,同时还有一种时时的内省,可以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推介人:聂梦

推介作品:杨知寒《美味佳药》(中篇小说),《山西文学》2022年第4期

当“美味佳肴”在小说中被作者杨知寒置换为“美味佳药”,生活不易的主旨就非常显而易见了。小说写三个年轻人“注定一起将就”的故事。一个敏于苦难,能清楚地阐明痛苦的前因后果,却力有不逮;一个最大限度地将自己与世隔绝,自卑的同时寄希望于苍穹;还有一个,如同夜空中的焰火,短暂直接,不要任何铺垫,却能映出人眼里的光。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三个年轻人的人生选择,如何在源源不断的辜负中戛然而止,又如何在轻微的浑噩和老态中生出希望。《美味佳药》坐标东北,熟悉的语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新东北作家群”。杨知寒的作品贯穿着这一群体冷静克制又暗含深情叙事特征,同时又以密不透风、轻颓自放的语调标识自己,让我们对她从冻土里开出花来的力量与能量保有期待。

推介人:黄德海

推介作品:李亚《骆驼》(短篇小说),《山花》2022年第5期

你没办法用各种现成的类型划分来描述李亚的小说,因为他似乎不属于任何分类;你也没办法用是否符合现实来评价李亚的小说,因为他始终致力于近乎本质意义的虚构;你甚至不能说李亚的小说来自异域的什么地方,因为他一直踏踏实实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在这个小说里,以上的说法仍然成立,我们还能从中看到飞扬的想象、不羁的文字、节制的狂欢,看到虚构怎样从不停变化的现实里赢得了自己的尊严,看到发生在这世界里的一切如何在虚构中重新光彩熠熠地降落到大地之上。

2022-06-20 1 1 文艺报 content65286.html 1 优选中短篇(第5期)| 夏日,与一篇好小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