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缝隙永远是宽阔的

——读《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丁晓平

舒晋瑜是一名作家型记者,也是一名记者型作家。我无法知道自1999年供职《中华读书报》以来,舒晋瑜到底采访了多少位作家、写了多少篇文章,但有一点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那就是她的每一次采访写作,对她来说都应该是一次挑战,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她采访或对话的对象大都是文坛名家,这就需要她不仅熟悉这些人的作品,还要熟悉他们的人生、治学、成才历程,并且把大量的阅读、理解提炼成逻辑清晰、缜密、新鲜的话题,从而真实、扎实又生动活泼地立体展示一个个人物的心路历程、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收获文学、艺术、生命之外的人生真谛。《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6月版)通过对周有光、钱谷融、许渊冲、吴小如、草婴、任溶溶、冯其庸、高莽等近30位当代学人的文心探访,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别样的人文风景。

当代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是一座富矿。20多年来,舒晋瑜始终活跃在文学现场,不知疲倦地挖掘、开进,体现了她的综合素养、敏锐眼光、宏阔视野和扎实文风。有作家形容她是文学的“战地记者”,这是恰如其分的。舒晋瑜的探访是独立的,也是开放的,更是负责任的,其所反映的文学追求和价值取向,正如书名《风骨》一样,既堂堂正正又独树一帜。阅读《风骨》,就像闲庭信步于一座文学的家园,舒晋瑜用她朴素、诚实、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摹了一张张文学家的面孔,或慈祥、或谦逊、或潇洒、或冷峻、或超逸、或狂狷……字里行间镌刻着一代学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烙印,凸显的是他们纯粹的精神品格、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懈的创作追求和特别的人格风范。由此,也可以说,《风骨》既是一部当代学人的精神史,也是一部文学家的心灵史。

舒晋瑜是勇于挖掘、善于挖掘的。与这些前辈面对面进行关于文学、学术、历史和人生的对话,其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挑战。舒晋瑜通过自己积极、真诚、主动、深层且极具亲和力的探访,使得她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沟通没有停留在语言和文字上,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比较精准地抓住了要害。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用心、用情、用力的探访中,舒晋瑜体验到了当代学人智慧的感召力,有的甚至成为忘年交。舒晋瑜以其扎实、严谨、求实和过硬的素质赢得了前辈学人们的信任,从而使其写下的访谈录自出机杼,没有成为时间的易碎品,而是品格高尚、品位高雅的佳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风骨”时说:“是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在舒晋瑜的《风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遇事不怒、顺乎自然、宏观意识”的“新潮老头”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还看到了“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的百岁作家马识途;不仅认识了“治学和做人首先必须真诚”的“文学赤子”文艺理论家钱谷融,还认识了“做学问首先是做人”的北大教授吴小如;不仅理解了“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把自己比喻成小草的翻译家草婴,还理解了“我生下来应该是干这一行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还有立志要把“最好的文字放在最好的地方”,“不到绝顶永远不停”的翻译家许渊冲。在《真实严谨做学问》中,我们从冯其庸艰难坎坷的“红学”研究之路中懂得了“不有艰难,何来圣僧”的深刻和广博;在《实现梦想花了60年》中,我们从高莽翻译和绘画的人生旅途中看到了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探寻须根植大地》中,我们从被誉为学界“成吉思汗”或“徐霞客”的杨义那里,看到了积累多门专家之学的精神榜样;在《一个时代的文学“雷达”》中,我们看到了真诚坦率、掷地有声,愿意“用心修饰自己,仔细打扮了才和世界相见”的评论家雷达。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读来令人感动,更令人振奋。

《风骨》是一部致敬之作。在舒晋瑜的笔下,我们不仅深层次了解了当代学人的作品,更透彻地理解了他们的人品,凸显的是风骨,力透纸背的是精神力量。比如,“来世还是诗人”的屠岸,“他的话听起来那么平静温和,却似黄河涌入大海,让人感受到历经大风大浪却显出波澜不惊的宽厚与深邃”;再比如,“即使像蚂蚁爬,也要写下去”的宗璞,一生追求“诚乃诗之本,雅为诗之品”,强调文学“要寻找一种担当的精神,任何事情要有人做,要有人担当”;还有奉行“精神至上,仁爱为先”的宁宗一,快人快语又单纯爽直,认为“任何谈及心灵的写作都带着强烈的回忆与反思色彩,它是一种对自己的‘重读’,因为当一个人提起笔来进行叙事的时候,首先需要面对的正是自己”,要在反思人生中给历史留份底稿。一辈子致力于鲁迅研究的林非,坚持“做学问要讲学术良心”,一直强调鲁迅研究是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呼吁“鲁迅仍然是科学和文学启蒙主义的旗帜”。在舒晋瑜看来,谦和、严谨、不苟言笑的严家炎,看上去哪一项也和“大侠”沾不上边儿,但心里却有一个隐秘而丰富的大侠世界,追求的是“清源方可正本,求实乃能出新”……

“历尽沧桑而愈见深邃,洞悉世事而愈见旷达。”能与这么多前辈先生面对面地谈话,舒晋瑜说,这既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陪伴,是一种幸福的陪伴,让她体会到什么叫“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诚如她自己所言:“他们的通透、豁达、谦逊、包容却潜移默化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和他们相处的短暂时光里,聆听他们所经历的风雨人生,试着体会他们的生命感悟,我觉得自己也渐渐变得充实丰盈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幸福的探访中,舒晋瑜是清醒的,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她说:“我无意爆料,无意以我有限的敏锐挖掘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素材,更多的时候,我只能是一个晚辈、一个聆听者,分享他们曾经或辉煌或曲折的人生经历。我珍惜并怀恋陪伴老人的时光,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让读者对这些学人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对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学术经历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对文学艺术而言,缝隙永远是宽阔的,只有能力的问题。”舒晋瑜就是在当代中国文学的“缝隙”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观察家的康庄大道。有人说:“巨匠在限制中创造。”为了把采访做得比别人更深一点、更新一点、更扎实一点、更体贴一点,在每次采访之前,舒晋瑜都努力做好“功课”,尽可能多的阅读采访对象的作品和相关资料,做大量的笔记。功夫在诗外。在实际采访中,她绝对不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她随时把自己的疑惑或意见提出来,现场求解,与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互动,采访变得轻松愉悦又兴致盎然,被访者妙语连珠,访问者如醉如痴。这样的探访,自然令人茅塞顿开又让人超凡脱俗,激情四溢又美妙无穷。她清楚采访对象们永恒的价值所在,更清楚作为一个文化记者所承担的责任和良知。

2022-07-29 ——读《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 □丁晓平 1 1 文艺报 content65903.html 1 缝隙永远是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