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杨小凡中篇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长城》2022年第4期

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成功实践

□徐玉松

文学是时代的镜像,也是历史的见证。新时代脱贫攻坚持续时间长,空间分布广,影响程度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塑造脱贫攻坚典型形象,这是当代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小凡一如既往保持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姿态,秉持勘探生活的敏锐眼光,其所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采取亡灵视角,再现夏雨扶贫期间实事求是的作风、敢做敢当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从而讲过了齐家寺率先脱贫出列的真实故事。文本视角独特,情感充沛,正视政策实施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尊重现实又超越现实,成功塑造了可亲可敬的扶贫干部形象,高度浓缩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成就,是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新收获。

《在希望的田野上》刻画了一个“有争议”的扶贫干部。夏雨从省城到药城齐家寺挂职三年有余,在一次招商引资的饭局上,陪同前来投资的周乐天董事长少量饮酒,之后长眠不醒。作为酒后牺牲的扶贫干部,功焉?罪焉?死亡之后,恰是众声喧哗之时。地方连夜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夏雨死亡的性质问题。知夏雨者,为其请功;罪夏雨者,亦无法否认夏雨为齐家寺奋斗以至牺牲的客观事实。夏雨亡灵的回忆,让读者得以了解夏雨牺牲的真正原因。“夏雨是为齐家寺付出了生命,不树为英雄典型村民不答应”。

在“写什么”几成定规的主题创作范式下,“怎么写”变成更为重要的问题,杨小凡需要精心设置“谁来叙述”“怎样叙述”。亡灵视角是特殊形式的上帝视角,又兼具第一人称叙事的温度和贴切,这一精巧的叙事方式,又可以摆脱现实生活逻辑的规约,自由装置不同时空的事件。《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了叙事自由,文本以会场为中心,以夏雨亡灵为视角,铺展开三年多来的扶贫事迹。基于此,小说结构近于剧本的“三一律”,时间、地点、场景高度集中,矛盾尖锐对立,故事集束呈现,构建了可以称之为“项链式”的叙事模型。文本共分十节,各节相对独立又环环紧扣,每个故事相对完整,所有故事均由夏雨在齐家寺扶贫工作所贯穿,由此形成烘云托月的效果。在故事的选取和组合上,杨小凡巧妙避开类似作品主题先行、政策叙事的窠臼,凸显扶贫的地方性、民间性,他把民间故事、地域文化、传说史志与扶贫故事融为一体,穿插孔子传说、药城饮酒风俗等于其中,使得文本故事愈加丰赡,可读性、艺术性显著增强。  

现实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往往以个人写群体,以地方写中国。夏雨是千千万万中国脱贫攻坚干部的代表,齐家寺扶贫故事显然是中国扶贫故事的地方版。在皖北扶贫战场上,夏雨可能有原型,但夏雨毕竟是作家“杂取种种人”合成“这一个”的结果。他经过作家在现实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和迁移,其形象更加集中、突出、饱满,更能代表千千万万抛妻别雏上山下乡的扶贫干部。杨小凡首次涉足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他的可贵之处,是在歌颂这一战略决策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始终正视历史进程中的事实和矛盾,不回避扶贫领域曾经出现的问题。体制的高度统一与齐家寺家族权力之争,崇高与卑微、正义与邪恶的对抗,填表式扶贫、假贫困户,扶贫领域的微腐败等等,在小说中都有反映。文本由此产生极强的内在张力。随着扶贫的深入开展,扶贫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村民政治觉悟、道德水准迅速提升,扶贫领域的各种问题令人信服地被一一妥善解决,齐家寺最终通过验收,率先出列,胜利脱贫。齐家寺脱贫故事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中国大地,其象征意味呼之欲出。

《在希望的田野上》由生活现实走向艺术真实,集中概括了脱贫攻坚战略所经历的艰苦历程和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杨小凡的雄心于是实现。他所刻画的扶贫干部如此血肉丰满,令人印象深刻。夏雨“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播种一己的情感和生命,获得齐家村百姓的爱戴、拥护。他是无数脱贫攻坚干部的生动写照,是众多为这一战略奉献生命的扶贫干部的缩影。夏雨最终埋葬于平原,那里却隆起一座丰碑,镌刻着和平年代可歌可泣的扶贫史诗。

夏雨“走了”,其遗志继承者业已到位。歌声继续飘扬在齐家寺的田野上空,召唤着更多的有志之士为之接续奋斗,“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2022-07-29 □徐玉松 杨小凡中篇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长城》2022年第4期 1 1 文艺报 content65905.html 1 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