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我们这十年

亲手种植的故乡

□王善让

我工作生活的地方叫做兵团。我们这群人被叫作兵团人。兵团人的家乡被称为兵团、师市、团场、连队,而不是大家常说的省、市、县、乡村。我们的父辈几十年前从内地省市参军、支边来到边疆,成为兵团人。从最初的十几万人发展到半个多世纪之后的350多万人。我们出生在戈壁大漠边缘的垦区团场连队,最熟悉的风景是在外人眼中富有浪漫诗意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而我们最渴望的是苍翠欲滴的竹林、四季如春的山川。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渴望而改变初心,因为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家园就是界碑,身后的土地无论多么迷人,我们都没有理由后退半步,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叫作国土。

十年前,我还在兵团第十三师工作生活。当时师部驻地在新疆东部的城市哈密。按照政策要求,师里启动建市工作程序,我有幸作为建市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的组长参与建市工作。兵团各师在具备条件的垦区建市,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治理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十三师新建城市迟迟得不到批准,后来得知主要问题出在新建市的名称上。十三师前身是一支战功赫赫有着英勇历史的部队,保卫延安时,毛泽东主席亲自给这个部队起了个代号:红星。所以十三师人十分珍惜这个代号,想用“红星”作为新建市的名称。地名办审查一次次退回,十三师还是坚持一次次申报。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了两年多时间,最后还是妥协了,名字改成了“新星”——新疆的红星,也挺好。一年前,新星市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兵团屯垦戍边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建立的第11座城市。

八年前,新疆第一条高铁建成通车,哈密至乌鲁木齐开通了动车。这段路,张骞走了六年,玄奘走了半年,林则徐走了一个多月,过去坐火车要一晚上,现在只需两个半小时就到了。每次登上列车之后,城市林立的高楼渐远,近处的田园、远处的戈壁、清晰的雪山连绵不绝,就像三条平行线一样和铁路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果树、棉田在春风里萌动着丰收,大片的井架不紧不慢地起伏着吊臂,把地层深处的石油提升到地面的管道里,流向不远处的集油站。戈壁上还会有一些风力发电的机组,姑且叫作风车吧。一座风车如果被叫做风景的话,那么一百座、一千座、一万座风车充斥着视野该叫作什么呢?人间奇迹!戈壁之上还有大片大片的太阳能板,绝对也是明亮耀眼的风景。风车和太阳能板把戈壁之上的阳光和风转化为绿色的电能,通过丝带般的高压线路,穿越天山、河西走廊、黄土高原,抵达中原的城市乡村,把一盏盏夜灯点亮。

六年前,我调离十三师。从哈密乘高铁出发,抵达的终点是另一座城市乌鲁木齐。据说这是方圆2000公里之内最大的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在这里汇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后来,地铁一号线通车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去感受了一趟,毕竟这是西北地区除西安之外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从地铁站出来,心中油然而生一些自豪感,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也有了地铁,与内地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在渐渐缩小。紧接着,乌鲁木齐开展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程,从城市中心开始向四周辐射,道路、绿化、建筑美化、城市亮化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天变蓝了,路变宽了,绿化多了,建筑变得端庄大方、错落有致。特别是节日里的灯光秀,一栋栋色彩斑斓的高楼上闪烁着耀眼的霓光,“我爱你中国”“祝福你,祖国”等浮现在夜空,让每个人瞬间感受到沁入心脾的温暖。深夜,当我还在沉睡的时候,装满各种物资的中欧班列正从不远处的亚欧大陆桥川流不息地奔忙。在这里,我和400万人一起见证这座城市经历着华丽的蜕变,逐渐成长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三年前,我被选派到南疆驻村。这个地方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塔里木盆地南缘。全村2700多口人,99%的都是少数民族群众。群众实现了“吃不愁、穿不愁”,教育、医疗也都有了保障,但住房状况却令人堪忧,不少家庭依然住着残破的土坯房,下雨漏水,刮风进沙,地震摇晃。驻村期间,作为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我的主要精力就是拆除危旧房、组织建新房。一年下来,脸庞变黑了,身体粗壮了,那个破旧不堪的村庄不见了,一排排红墙亮窗的新居建起来了,居民群众都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门口飘扬的五星红旗映红了群众的笑脸。这一年,我创作了200多首关于乡村题材的诗歌,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去年12月,我有幸作为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光荣和自信,也深刻地感受到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价值。虽然还有很大差距,但我明白:路虽远,行则将至。

[作者系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三等奖获奖者]

2022-09-19 □王善让 1 1 文艺报 content66646.html 1 亲手种植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