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李季百年诞辰纪念专题

做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诗人

□李少君

李季是当代诗歌史上一位代表性的杰出诗人,被誉为“大地和人民之子”(孙犁语)。1946年9月在《解放日报》发表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被认为是诗歌领域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第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习李季积极主动的实践品格和奋发昂扬的革命精神,像李季同志一样,做一个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诗人(李季语),把握历史主动,努力推动新时代诗歌走向高峰。

学习李季积极主动的实践品格,主要从他对时代、人民和诗歌艺术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一是积极主动投入时代潮流。李季出生在河南唐河,1938年参加革命,后在太行山八路军任职,受组织派遣到陕北“三边”工作,当过教师、报纸编辑和县政府秘书,主动深入百姓中间,扎根基层,创作出包括《王贵与李香香》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又积极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2年,带着全家老小来到玉门,任玉门油矿宣传部部长兼《石油工人报》社长,参加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他创作的《玉门诗抄》,引起广泛反响,年轻一代捧着他的诗集奔赴大西北,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开拓者。李季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开拓者,先后参与创办《长江文艺》并任主编,先后任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等职。改革开放后担任过《诗刊》主编、《人民文学》主编。可以说,李季同志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全身心地积极投身时代的潮流之中。

二是积极主动深入生活、融入人民之中。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特别提出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李季就是这一指导方针最主动积极的践行者。李季在“三边”工作时,搜集整理了3000多首“顺天游”(即现在说的“信天游”)。“顺天游”是陕北、晋绥、内蒙古一带广泛流传的民歌形式。由于它的形式自由生动,适于表达、传述人民的生活及情感,因而也特别为人民群众所欢迎。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文艺”深深地打动着我。把这些“顺天游”编选辑录整理出版,以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研究资料,这不仅是许多朋友多次表示过的希望,也是自己多年的心愿。李季的“人民性”尤其体现在其与“顺天游”的关系上,有评论认为:“顺天游”成就了李季,李季也成就了“顺天游”,因为他的收集整理,使“顺天游”这种地方民歌形式传遍了神州大地。

三是积极主动进行诗歌艺术探索和开拓创新。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提到文学艺术的“民族形式”“民族气派”问题,李季就是最认真贯彻落实的创作者。他以诗歌进行具体实践,在整理“顺天游”后,他借鉴其形式,并吸收现代话剧及河南“曲子戏”“鼓儿词”的艺术特点,写出了《王贵与李香香》,发表后就引起轰动,被公认是“叙人民之事,抒人民之情”的杰作,是“中国诗坛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郭沫若称之为人民翻身和文艺翻身的“响亮信号”;茅盾誉之为卓越的创造,是“民族形式”的史诗。《王贵与李香香》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引发了后续大量反响,被改编为豫剧、淮剧、说书、电影、秦腔等,歌剧《王贵与李香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演的第一部歌剧。《王贵与李香香》是真正的经典,目前已发行上百个版本,证明其艺术生命的无限魅力。

李季有着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精神,他一心跟党走,永远扎根于人民之中,一直保持着对于时代的艺术敏感,我们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全部献给党的革命建设事业的崇高理想信念,学习他艰苦朴素,埋头苦干,主动开拓积极创作的革命情操,学习他在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

2022-09-28 □李少君 1 1 文艺报 content66762.html 1 做属于人民和时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