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但是相思莫相负

——全本《牡丹亭》对传统经典的当代转化

□王 馗

《牡丹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从其问世起,即有众多“时本”,以切近声腔和舞台的改编形式风行剧坛,尤其是剧作标榜“情”旨,引发出对“情”绵延既久的戏剧书写,形成贯穿明清两代的文化现象。因此,明代朱墨本《牡丹亭》就有评价说:“南曲向无多宗匠,无论新声,第事涉玄幻,语臻葩雅,恐《牡丹亭》一记,不唯远轶时流,亦当并辔往哲,昔贤既已呕心,今世何无具眼,因特梓之,与有情人相与拈赏”,可谓的论。该作在思想、文学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都堪称古典戏曲的高峰所在。直至近代,梅兰芳演出《游园惊梦》等作品而“一时内行蔚为风气”,引发民国初期京城昆曲的观演风尚,由此也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终身演出的代表作。而至当代,八个昆曲院团以及诸多艺术名家都有其不同版本的《牡丹亭》,引发今天大众对于古典艺术的憧憬,实现着当代社会对古老剧种经典力作的人类共享。这都一再地说明,《牡丹亭》常演常新,不但是古典舞台的高峰经典,亦是当代舞台的高峰经典。

全本《牡丹亭》总计55出,承载着汤显祖独特的文学想象和艺术架构,但是数百年来在舞台上广为流传的却多为其核心折子戏。《劝农》《闺塾》《游园惊梦》《堆花》《寻梦》《离魂》《冥判》《拾叫画》《问路》《吊打》等诸出,多以其场面和趣味承载着剧作的行当艺术,名为“牡丹亭”的本戏也多为核心折子戏的串折连缀或者压缩精简,而“事涉玄幻,语臻葩雅”的全本面貌却很难完整再现。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昆剧团推出的“全本《牡丹亭》”,就成了400年来在舞台上“与有情人相与拈赏”的一次卓越尝试。

上海昆剧团推出的全本《牡丹亭》,是在王仁杰缩编上中下三本《牡丹亭》的基础上,经过郭小男导演20多年的蕴积和再度创造得以成型的。就如上海昆剧团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一样,以谷好好、郭小男领军的主创团队,始终保持着戏曲艺术对时代文化的回应,将“全本”《牡丹亭》再次推向当代剧坛上现象级的演出热点。一部经典作品的古典品质,经过艺术的成功转化,而具成了契合当下审美诉求的现代品质。

全本《牡丹亭》依据汤显祖原作的出目内容,在8个小时的演绎中完成了“全本”的再现,随着一出出剧目从上场引词到落场集唐诗的递接,停驻在剧作与舞台中的“情至”传奇,流动地勾连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梦幻传奇,让400年前的中国人文之梦,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生动地转化为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自强之梦。一部全本《牡丹亭》的创作演出,回答了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命题:

戏曲艺术的高峰在哪里?

百年来中国戏曲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定位,其努力解决的是戏曲在时代转型时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其针对的即是戏曲在古典时期实现的艺术高峰和近现代以来追随时代所寻求的艺术高峰。百年实践经验一再地说明,在高峰再造之时,其实传统的高峰也会面临时代“旧化”的危险,也存在着高峰转化的契机,古典传统经过时代风尚的淬炼后,依然可以有效实现现代艺术高峰的缔造。

全本《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走向高峰时的经典代表作,呈现着古典戏曲艺术体系的典型风貌,而其间折子戏经过不同时代艺人的精磨,更让古典戏曲艺术体系趋于精严。不断的时代转型,带来不断的艺术提升,《牡丹亭》以及众多经典作品最终成了彰显昆曲品格的艺术精粹。今天的全本《牡丹亭》,实际上将世代相传的折子戏,重新回归并复修到戏曲文学原本的结构母体中,让习以成规的昆曲审美,在恪守古典艺术格范基础上,寻找回那些遗失于时代变迁中的丰富内容。这种看似是《牡丹亭》全本折目的失而复得,却成了今天充分发掘认知该剧完备艺术体系的优秀实践,是一次从艺术精粹向艺术经典的深刻探索。戏曲在古典时期的艺术经典,可以成为今天的艺术高峰,而戏曲的当代艺术高峰,同样可以从古典经典中得到再现。

戏曲传统的价值在哪里?

近70多年来,中国戏曲以“三并举”的剧目创作方式,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审视中,努力创造着整理传统戏、创作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的精品力作。而近40年来又以探索性的实践方式,拓宽了剧目创作的多元类型。但是在时代变迁中,也不时出现了创作走向上的单一化、片面化等诸多创作问题,以“三并举”为代表的题材多样化创作亦极易趋向失衡。但是在戏曲发展进程中,固守“传统”始终是戏曲向前推进时不可移易的文化指标和艺术根本。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在“以昆为师”的传承规律中,保持着古典艺术的传承动力,因此在新时代戏曲文化发展面对新机遇、探索新的发展空间时,在戏曲界大力践行“新史诗”的现代题材创作发展之路时,戏曲古典艺术的重新标帜和成功创造,就成为平衡生态、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

全本《牡丹亭》不仅仅让观众重新认识一部经典作品本该具有的剧目结构空间,而且让今天的中国重新理解明清时期众多艺术经典本该具有的文化创造空间,更让实现人类共享的昆曲重新探索戏曲本该具有的当代发展的新空间。上海戏曲以及上昆在多年的艺术创作演出中,形成了良好的市场认知和城市文化品位,全本《牡丹亭》从创意到演出时的市场效应和人文定位,即是今天乃至未来中国戏曲必须参照的范例。戏曲传统一旦保持了活态的机制,既可以让古老的依旧保持青春生命力,同样也可以让新的时尚融入戏曲艺术体系中,戏曲的传统其实就是今天依然可以激发创造的规律所在。

剧院风格的重要价值在哪里?

昆曲历经600年传承,集中体现了代际传承带来的精湛艺术。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的集体形象及其辉煌成就,最重要的发展经验就在于守住了艺术精深的传承者,守住了常演常新的经典作品,守住了严整的古典体系及其剧种品格,守住了昆曲与时代、社会、文化互动的发展规律,说到底就是守住了专业的人、专业的群体对昆曲艺术的创造。

曾经的上中下三本《牡丹亭》,以三组主演承载着传承和创作的魅力,而今天的全本《牡丹亭》,则让罗雪晨、胡维露领衔主演的团队以平均年龄32岁的青春朝气,为400年的经典敷衍出当代青年艺术家群体的整体创造个性。这当然离不开谷好好、郭小男及主创团队的整体把握,离不开上昆国宝级艺术家的艺术把关,但必须看到,年轻艺术家们在8个小时里用贯通不泄、一气呵成的唱做表演,创造了古典在当代的精彩再现。他们用趋于成熟的传统规范,全面掌握了从师辈继承而来的《牡丹亭》折子戏表演精粹,更全面驾驭着人物形象的整体气质和畅达气韵。崭新而成熟的人才梯队,带来了昆曲在新时代审美诉求中一代新人的艺术趋进和表演高度。这正是传承有序的上海昆剧团数十年来的剧院风格所在,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剧院就是一个数百年的声腔剧种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

随着新世纪以来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多年里,全国昆曲院团推出各具个性的《牡丹亭》传承演出版本以及在挖掘整理传统、推动昆剧发展中,创造出了足以构成“中国经验”的昆剧保护成果。在此过程中,上海昆剧团以《伤逝》、《一片桃花红》、《景阳钟》、“临川四梦”、四本《长生殿》、《椅子》、《自有后来人》等一系列辉煌成绩和热点创作,不仅让昆曲艺术绵延壮大了在上海的艺术空间,代表并引领着昆剧在中国的剧种品格,更以精准的艺术传承和古典的品质恪守,创造并推动着中国戏曲文化传统的与时俱进。上海昆剧团用经典力作的不断创作,一次次掀起对古典昆曲的新的认知。全本《牡丹亭》的立项与创作,面对经费的艰难和剧目排演时的各种挑战,坚定地寻找昆曲乃至中国戏曲一脉相承的古典品质。这正是致力于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戏曲人,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的人文初心与艺术定力。上海昆剧团用成功而优秀的实践,展示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种自信、自强正来自于昆曲以及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这是上海昆剧团为今天的戏曲创作带来的新的启示与示范。

从清末苏州四大昆班老艺人在上海演出数量众多的昆曲经典折子戏作为一个结点,在至今12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这座大都市葆有了对《牡丹亭》不同时期的演出形式,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展示着一个城市立足于现代艺术立场而对于古老昆曲艺术品位的保留与传承。上海昆剧团与上海乃至中国城市文化的现代立场同频共振,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艺术理解,推出了数量最多的“牡丹亭”传承版本,诠释着《牡丹亭》“远轶时流”“并辔往哲”的经典价值,张扬着《牡丹亭》跨越时代的人文风范。全本《牡丹亭》的上演,以及随之而来的巡演推广,一定会让400年来中国文化本固身强的“相思”之意,在新的时代里绝无辜负。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2023-02-20 □王 馗 ——全本《牡丹亭》对传统经典的当代转化 1 1 文艺报 content68774.html 1 但是相思莫相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