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乌思藏风云》彰显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向心力

本报讯(记者 王曦月)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5月18日,由文艺报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西藏作协主办,浙江文艺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自治区新华书店)承办的长篇小说《乌思藏风云》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虞汉胤,西藏自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何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为民,西藏作协主席、本书作者次仁罗布及1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刘颋主持。

《乌思藏风云》以13世纪中叶西藏的重大历史事件“凉州会谈”为主要内容,讲述了僧人贡噶坚赞不畏艰难、成功促成西藏地区成为中央政府管辖行政区的历史壮举。李一鸣在致辞中表示,《乌思藏风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造性文学表达,小说以“凉州会谈”为叙事核心,以盎然的故事阐发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小说体现了作家由个体叙事到史诗重构的探索,以宏大深远的视野、具体而微的笔触、充满灵性和诗性的语言,构筑起撼人心魄、动人心弦的多声部历史交响。

与会专家认为,《乌思藏风云》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细腻的文学笔触,生动再现了西藏的归统历史,既还原了重要史实,又塑造了鲜活人物,全方位呈现西藏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向心力,是响应国家援藏战略、推动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乌思藏风云》拓展了当代历史小说写作的文化视野,为西藏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新方向,对于讲好西藏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次仁罗布表示,历时7年创作的《乌思藏风云》是其近年来倾注心血的一部作品,承载了自己对西藏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小说的创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同时充满感动与收获,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将对自己今后的写作产生进一步的帮助。

2025-05-21 1 1 文艺报 content79318.html 1 《乌思藏风云》彰显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