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新大众文艺与电影美学观念新变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5月30日,由中国影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的新大众文艺与电影美学观念新变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新大众文艺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而是文艺生态的深层重构。面对挑战,中国电影要坚守艺术理想,拥抱深层变革:在理论上建构适应新时代的美学体系,在创作上找到与观众共鸣的情感密码,在产业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新大众文艺根本性的“新”转变,在于从“为大众创作、以大众为表现主体、让大众评判”到“大众参与创作”,电影也因此从封闭式艺术创作转向开放式文化实践。这一过程亟待新的理论指引。与会专家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繁荣与理论的蓬勃形成深度共振。对于新大众文艺的实践应延续历史基因,立足中国传统的理论范畴和美学体系,在实践中提炼出具有原创性和阐释力的理论成果,真正探知新媒体时代电影创作发展的规律,建构自主的理论评论话语体系。

会议探讨了新大众文艺背景下的电影创作实践。大家认为,十年来,中国电影在类型拓展与叙事形态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美学观念上则表现出更深的人文关切和社会关怀。中国电影应延承辉煌成就,不断探索新时代文艺的“大众性”,凝聚大众共识,激发大众共鸣,以科技进步升级叙事想象,探索适应新媒体语境的叙事形态。

从产业运营角度出发,相较于短剧、剧集市场的巨大体量,传统电影行业虽面临严峻挑战,但9万张银幕作为全球第一电影基础建设,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稳定器”的作用。面对新的发展境遇,专家建议,制作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投资走向;创作者也要积极承担责任,用充满诚意的作品回报观众。(许 莹)

2025-06-06 1 1 文艺报 content79535.html 1 新大众文艺与电影美学观念新变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