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双年奖颁奖
日前,由十月杂志社与松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十月·松阳‘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双年奖”在浙江松阳颁奖。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赵彤,40余位作家、学者以及当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参加颁奖典礼。
本届评奖中,李敬泽、韩少功、陈先发、邱志杰、刘华杰、廉毅锐、艾伟等7位终评评委从3位初选作家和2023年至2024年出版发表的17部初选作品中评出5个奖项。其中,陈应松获杰出作家奖,海勒根那的《白色罕达犴》获小说奖,沈苇的《丝路:行走的植物》获非虚构作品奖,津渡的《苔藓与童话》获诗歌奖,鲁晓敏获行动奖。
(康春华)
中国诗歌网助力新大众诗歌发展
6月20日,由《诗刊》社主办的新大众诗歌暨中国诗歌网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诗刊》主编李少君、副主编霍俊明,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等10余人与会研讨。
与会者谈到,在新大众文艺的浪潮中,各行各业的诗歌写作者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写下他们内心深处的丰富感触。新大众诗歌的崛起,彰显了创作上的平权主义和风格上的个性主义,让诗歌的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中国诗歌网发展的十年,是新大众诗人成长的十年,也是新大众诗歌发展的十年。十年来,中国诗歌网为广大诗歌创作者提供了展示作品、互动交流的广阔平台,并通过“每日好诗”“每日直播”等栏目推选出优秀诗作,有力地活跃了诗歌创作生态,扩大了诗歌的传播效果。(黄尚恩)
雪漠作品展现“文学流转的力量”
6月18日,由作家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宁波大学中国文学翻译雪漠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新时代文艺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沂山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雪漠作品国际学术论坛在京举行。黄友义、黄玉龙、鲍坚、孙新堂、贺莺及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百余位学者、翻译家、出版人等与会。
本届论坛以“文学流转的力量”为主题。与会者谈到,雪漠的文学创作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西部文化特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对话架起一座精神桥梁。雪漠作品在海外的成功传播,体现出精准译介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起到的积极作用。
论坛期间举行了《一个人的西部》(十周年纪念版)新书发布仪式,第二届雪漠作品翻译暨研究大赛同期启动。
(王 觅)
《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签约阿拉伯语版权
6月18日,《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新书推介暨阿拉伯语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该书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典籍里的神话世界”系列融合出版项目之一,旨在深入挖掘《西游记》中的经典神怪形象,以“图文+音频+虚拟影像”的多维叙事体系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会者谈到,《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既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载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显著成果。此次版权输出,是该书以全新形式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中阿文化交流的有益实践。(刘鹏波)
《京华乡情》描绘新时代京郊农村画卷
6月22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文联主办的仇秀莉报告文学《京华乡情》新书分享研讨会在京举行。1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近期出版的《京华乡情》真实记录了新时代北京乡村的沧桑巨变,刻画了京郊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力军形象。作者历时三年,深入北京门头沟、大兴、怀柔等13个区的近百个村庄,实地采访了数百位村干部和村民,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整理素材近百万字,浓缩成这部长篇报告文学。
与会者谈到,《京华乡情》选题开阔,文笔优美,不仅全方位展示了京郊乡村的历史变迁和发展新貌,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还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拓展了新的文化视角。
(王 觅)
九江庐山主题征文大赛启动
“庐山烟雨九江梦”2025九江庐山主题征文大赛日前在江西庐山正式启动。本次大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参赛作品围绕九江地区展开,且需包含较多九江地区的细节描述或呈现,有关“人文圣山”庐山的故事尤佳。接下来,主办方将组织全国知名网络作家深入九江、庐山进行创作采风,用网络文学讲述九江和庐山的故事,以网文IP的力量推动文旅“破圈”。
此次征文大赛由江西省九江市委宣传部、阅文集团共同主办,旨在探索网络文学IP与九江自然及人文场景的融合路径,至2025年11月30日结束。(刘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