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09年中国电影 综合效益突破百亿 电影产业突飞猛进,主流电影越来越好看,但原创意识、文化价值仍显薄弱,影院建设、上映档期明显不均衡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文艺报

本报讯(记者 高小立)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日前发布2009年中国电影相关数字。2009年是中国电影进行全面产业化改革的第七个年头,中国电影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面临各种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下,克服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强劲的上升势头:20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长50部,同时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供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110部。2009年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在2008年电影票房增幅30%的强势基础上,今年同比增幅达到42.96%。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27.7亿元,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16.89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106.65亿元,同比增幅26.47%。尤为可喜的是,2009年在美国大片集中喷发的猛烈势头中,国产电影表现出强劲的抗衡能力,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

中国特色主流电影有了突破性进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丰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电影界全力动员,抓住契机,创作出了一批题材多样、类型丰富、形式新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电影工作者的深情厚礼。《建国大业》《天安门》《惊天动地》《风声》《沂蒙六姐妹》《铁人》《高考1977》《大河》《袁隆平》《可爱的中国》《秋喜》等献礼影片,将高扬的主流精神、创新的艺术理念和鲜明的市场意识相结合,在思想层面上与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紧密贴近,在情感上努力与当代观众产生内心共鸣,在制作上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努力达到“三性统一”的标准,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市场反馈。据不完全统计,献礼影片的票房成绩累计超过10亿元,相当于产业化改革之初的全年电影票房总额,超过50%的献礼影片进入主流院线排映。

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的创作局面和市场氛围为中国电影产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国产电影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创作格局正在形成,主流商业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增长期,艺术质量和制作水准也有显著提高。 2009年,除古装动作片、都市爱情片、喜剧片等市场较为认可的商业类型之外,还出现了谍战片、科幻片等以往较为少见的类型,且都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类型的融合与细分态势日趋明显,弥合着国产电影和观众久违的情感关系,加速着市场的升温,抗衡着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

动漫产业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2009年的动画电影创作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年动画电影产量达到27部。动画电影创作突破了以往选题重复、模式雷同的局限,国产动画电影创作数量、质量并升,渐成规模,《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麦兜响当当》等影片更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票房奇迹,彰显了动画电影在产业改革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

电影事业和公益建设全面进步,中国电影呈现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28730支,落实了2009年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3.3亿元,共放映农村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亿。

2009年的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再创佳绩,相继在境外4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99次中国电影展和专题电影活动,展映国产影片647部次。全年共有48部国产影片销往6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到27.7亿元,较2008年增加了2.42亿元。全年累计有315部次中国电影参加了境外11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68部次影片在26个电影节上获得80个奖项。

中国电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矛盾、问题也相伴而生,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的忧患与批评。电影作品在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对文化价值的体现仍显薄弱,电影文化进步和电影艺术创新的步伐还比较缓慢;电影创作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题材重复、类型单一、手法单调等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影片的血腥、暴力指数偏高;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电影经验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如何创造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其手段和方法还比较匮乏,部分影片把学习、借鉴演变为简单模仿,原创意识薄弱;在巩固业已成型的电影市场旺季的同时,要加大对淡季市场的培育力度,并要加强对成熟档期的调控,避免出现多部影片在旺季蜂拥而上,造成档期拥挤、影片扎堆的现象;城市影院发展步伐仍然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新型现代化多厅影院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二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某些地区仍然是电影放映的盲区;电影市场的竞争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行业内部还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挤压和宣传手段不切实际的过度炒作行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仍然不足,不能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电影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对话很不充分。